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8王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运用探究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

王丽

【摘 要】道德与法制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情境教学法与传统的单一化理论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差别,通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运用,让初中生由于身临其境,赋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以艺术的气息,在活跃的氛围下,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并且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想象能力与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5-02

一、引言

该课程教师主要是为了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正确的法律意识。在当前素质教育全力实施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对于初中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情境教学法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灌输式理论知识教育中的不足,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该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的意义,符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需求,落实了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标准,有效提升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情境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具备高素质的教学人员。

情境教学方法看似简单,想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当,发挥其中的作用却并不容易。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与教学技能。因情境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存在诸多变量因素,学生的想法总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不会按照教师设计的情境演绎,此时,需要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丰富情境教学法的素材。其次,道德与法制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能够把握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会偏离主题,结合初中生的学情与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初中生在情境教學中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此增加初中生对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实现课堂知识的内化。

2.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初中知识覆盖面广、素材灵活、内容跨度大,想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概念性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前后连贯地引入到恰当地情境中来,学生才能学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应用措施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助于初中生理解、掌握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知识点,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说,在讲到“交通信号要知道”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投放多张有关交通信号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出相关“信号”的意义,充分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用。

2.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道德与政治中,单一化的理论讲解,将初中生变成了知识记忆的机器,学生死记硬背众多知识点,只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考试中的成绩,但是,及时考试分数很少,知识的实践能力却明显不足。通过情境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利用看过生活中初中生常见的场景作为情境教学模式的素材,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说,在讲到“师生交往”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来扮演“老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不同场所下自由表演师生交往的方式。在这种模拟性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到相关的知识,活跃学生的想象与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道德价值观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3.教学情景生活化,加深理解。

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搜集整理一些能够体现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新闻案例。如在关于“生命”的内容教学中,对十多岁的学生来讲过于沉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曾有一则影响深远的大学生杀人事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新闻事件的始末,再现该大学生在法院一审判决中诚恳的悔过和认错态度,他向法院提交悔过书,并悔恨痛苦的请求受害人父母的原谅。通过该事件设置一些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在校园杀人案件中,该大学生触犯了哪些法律?为什么大学生认错态度如此诚恳,仍旧难以避免死刑?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多媒体展现的真实案例,会给学生很大的触动。他们的所见、所感是是真实的,能够感受到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学生从案例中应该学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对生命的尊重,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提升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结语

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也不例外,而该课程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将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相关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情境教学法在该课程教育应用的积极意义,结合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课堂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融入,以此提升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学金.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年07期.

[2]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3]唐小芳.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J].考试周刊,2018(31).

猜你喜欢

运用探究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