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18-01-28赖浩明卢建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大数据政治思想

赖浩明 卢建飞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数据”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创造价值带来了便捷。大数据时代海量复杂的信息和高端前沿的技术等特点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压力,应勇于迎接挑战,运用好大数据时代的相关技术,精准掌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引导,创新和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新机遇;新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8-01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影响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应对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复杂化,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正确性和成效。

一、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压力增加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当今人们的生态结构,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数字化,互联网的便利使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在高校内互相交流碰撞,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迎来极大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宣传工作面对巨大压力。

1.育人压力。

高校大学生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学习的极大便捷,但同时好多大学生也出现了过度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娱乐的问题,他们花费太多时间上网娱乐致使成绩下降,学业得不到进步甚至荒废。另外由于互联网的随意性、公开性,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态度的不成熟性及对网络知识的匮乏,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对于非法和不良信息站点,部分学生曾误入或者好奇进入,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使这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学校充分意识到现代育人的压力。

2.思想压力。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在大数据下错综复杂的形式下,面临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正确地判断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激活内在的思维动力,灵活地运用大数据技术,把大数据意识、新思维和新技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全方位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效思想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大数据”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模式

伴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仅限于课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传统的按部就班、限定时间空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大数据模式下的在线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所学内容也是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的教学课程。这种新型的在线教育平台给大学教学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使教育形态和教育环境体系都有了全新的变革,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采集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大数据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思维和新的教育视角,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新模式,在传统的调查问卷工作模式中,无法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而且不具备时效性。相反的,大数据技术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视角,通过对学生的消费记录、上网记录等进行数据采集,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通过数据立体化呈现出来,实现教育个体的全面精准的掌握,从而实施个性化教育,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途径,带来了新的机遇。

大数据推崇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属于小数据思维,注重因果关系中强调为什么,把寻找原因放在教育的首位,错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产生了极大的教育损失。而大数据思维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联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查,掌握学生的行为规律,采取预测措施,并且实施具有时效性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可以说大数据创新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模式。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宣传的光荣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的能力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思想道德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传统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理念的冲突。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广泛使用,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思想观念的矛盾。在高校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由于学习不足,对大数据思维认识不够深刻,自身思想比较喜欢停留在过去,在新的时代到来之际,对接受新的思想还没做好准备,不能从自身实际和社会要求出发,解放自己的传统思想,科学的对待新鲜事物,对互联网这种新鲜事物不能够实事求是,从而表现出对创新教育理念的错误理解和认识不深。

2.自身道德文化素质与外在要求的冲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养是一个教育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他们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做好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巨大的信息接踵而来,使得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不知所措,常常出現自己为了迎合时代的需求,迎合学生的需求,不能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对学生的有违道德伦理的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使得高校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不能健康的发展。

3.自身的教师威严与学生个性需求的冲突。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工作的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而教师的威严显得微乎其微,大数据的思维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其教育方法与模式也是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制定,使得传统的教育者的威严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高校许多的教育活动也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更多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也不再接受教师对自己思想政治的灌输,使得教育者的威严大打折扣。

四、提高高校舆情发生的可控性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大数据中互联网的开放型、自由性等特点,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数据化,提高高校舆情发生的可控性。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思维与模式。

大数据使人们获得新的认知,提给了非常多的创新思维,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偏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从传统的小数据转变到大数据的理念和思维,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以大数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加大大数据的调查研究力度,用创新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校的舆情随时掌握。

2.打造好学校官方的网络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者应打造多维度的大数据平台,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宣传资源,引导学校各部门联合合作,优化学校的数据化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在校园建立可亲、可信、可管、可控的宣传网络阵地,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出学校官网权威微信、QQ、微博等宣传平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活动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掌握校园意识形态动向和网络舆情,积极应对校园网的各类错误言论、思潮等负面热点信息,不断提升校园官方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3.加强高校大数据人才的建设。

大数据的优势利用离不开人才的施行,高校要锻造专业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引导他们形成大数据思维和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内容进行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改造,打造成为浅显易懂、特色鲜明、师生喜爱的文化产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功能。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要积极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谋求变革,通过对大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新的发展。强化“大数据”思维,构建规范化高校思政管理智能系统,为思政舆情研判提供“全景”的数据分析。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构建校园网络化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随时可享的精神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程全伟.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4).

[2]何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3]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作者简介:赖浩明(1973-)豫章师范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社会学和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度項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创新研究(MKS163002)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数据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