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

2018-01-28李洪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李洪胜

【摘 要】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原理和依据就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和情境认识和探究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想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应用上作出调整转变,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为生本课堂构建提供契机。本研究集中分析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路径,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6-02

引言

数学知识扎根于实际生活,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其综合素养的构成部分,因此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分析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路径,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有效方法,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氛围中,有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促进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应用。如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我就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上,然后让学生总结直线平行条件,并具备初步运用结论进行直线平行判定的能力。我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直线,如斑马线,体育教学中使用到的双杠,还有火车运行的铁轨[1]。这些例子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我利用这些实例引入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由此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目标驱动下,可以积极创设符合初中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领略数学的魅力。

二、推进问题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结合生活化教学策略就要求教师在问题引导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初中生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的教学方法,帮助初中生建立起数学意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构建系统知识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2]。举例而言,在三角形中位线知识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讲述实例并设置问题:为测量某一鱼塘的宽度AB,某人于鱼塘外任意取一点C,然后连接AC、BC,并分别取 AC、BC 中点 D、E,再连接DE,通过在鱼塘外部测量出 DE 长度,便可计算出 AB 长度,即为鱼塘的宽度。通过这一问题的索引,有助于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教師引导学生从这一问题着手展开探究,转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上。可见,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想要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生活化思维和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我们在开展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并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比如,《二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喜欢和习惯的将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由、有序学习,我在指导这部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使用成语接龙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任意一名学生作为开端,对方程3x + y =60,任意给 x(或 y)一个值,让另外一名学生说出相应的 y(或 x)的值,再由这名学生给出新的 x(或 y)的值,这样不断重复,考验学生对方程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

四、结合实际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结合生活实践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更利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具有科学性。从某种角度上讲,数学习题主要依附于生活背景,因此加强学生的训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实际生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提高探究能力[4]。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活动步骤如下:(1)将学生分成小组,调查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分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上,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把所有小纸片放在纸盒里。(2)充分搅拌盒中的纸片,每组随意抽取 15 张纸片作为一个样本,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将抽取的纸片放回纸盒。(3)比较每组抽取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的平均身高,让学生谈谈对这个结果的看法。紧接着重复步骤(2)若干次,把每次求得的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平均身高做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意识到样本平均值与全班平均身高可能比较接近,也可能偏离较远,这体现了简单随机抽样的合理性与样本选择的随机性。

结束语

综上,数学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我们在指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割裂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则容易影响学生的数学意识建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低能儿”。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分析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原理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淑雪.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学周刊,2016,12(28):159-160.

[2]肖娅.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学周刊,2016,21(03):111-111.

[3]张淑雪.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学周刊,2016,10(28):254-255.

[4]邱炳华.初中数学教学因生活而更加精彩[J].考试周刊,2017,11(15):305-30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