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1-28王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王梅

【摘 要】地理零碎化的将祖国的风貌拼凑在一起,学习中面对不同地域的环境特点,抽象的呈递出地理的面貌情境,学生很容易形成记忆上的错乱,高中地理的讲解逐渐深化,学生愈发难懂,被动的记忆教师圈画出来的重点信息,而难以自主的走进地理的空间中,拓展自己的认知思维,教师应在新时期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仅要让学生清晰化的分辨地理的地貌地形结构,更应在地理的思考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将抽象的信息扭转为直观的内容,学生更加通俗易懂的额记忆,将地理的问题融会贯通,在地理的讨论中夯实基础,累积智慧为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1-02

引言

核心素养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对学生的要求更多,要求的面积也更加广泛,学生光是能够背诵地理重点是不够的,要结合开放性的命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整合地理的知识信息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渐能够脱离教师展开自我的地理条件分辨。教师应适当的放手,给予学生自我的理解机会,同时也及时的帮助学生排忧解惑,消除学生在地理思量中的阻碍,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记忆延展理解,感知地理的多样化风貌,提高地理的学习兴趣。

一、地理图片在高中地理新课导入中的运用

地理的信息较为抽象,而地理的图片恰好为这种抽象思维的转化搭建了桥梁,教师应指引学生分辨地图,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能够自主的借助地图信息去感知地理的要素,在地图中摸索地理的有关疑问,也就能够拓展思维,更好的理解地理,同时教师应搜集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地图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对地理的理解也趋向于宏观化。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请学生们观察图片中这一地区的地貌特点。学生们在多媒体的吸引下会积极地观察图片,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猜测是何种因素造成图片中的地貌。学生们便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水力”“风力”“人为作用”等影响因素,教师便可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是否会相互影响,或者只是独立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由此来进行新课导入。此方式一方面可借助图片展示来增加教学灵活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在教师引导下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以此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对相关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显著地提升新课导入的效率。

二、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的事情,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利用传统的教法,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没有一点学生进行展示的机会,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会失去兴趣,更对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没有任何好处,作为教师要想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质量,并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就要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们一点展示的机会,通过课堂上积极的参与来培养不同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一节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以南水北调为讨论点,让学生们讨论该工程路线的利弊。教師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一个真正的“人民大会堂”将学生们分成小组,然后选出一个人大代表,各小组进行讨论过后,让每一组的人大代表让太进行阐述,让同学们真正的参与其中,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有效的提高了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对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创造了极大的条件。

三、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因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可视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实践当中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由此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形成正面的地理价值观。例如,在完成“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一课程教学后,教师可安排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当地的特色景观,以照片、绘画等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并需了解当地存在何种传统文化,如今该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呈什么状态。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自主通过查找互联网、翻阅书籍、询问当地居民等途径来完成任务。由此不仅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还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知道经济、环境、观念转变等因素对传统文化会形成何种冲击,继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内涵的认识。

结束语

在地理教学中凸显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改革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扩宽学生视野。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且为之奋斗的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这项研究不是盲目的,是有动力和目标的,而这项研究更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完成。

参考文献

[1]胡马云.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鲁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4(10):47-49.

[2]王姐中.创引扶放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思考以鲁教版长江流域第二课时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综合版,2015(4):40-41.

[3]胡流运.高效情境模式活化教学细节从一节市级地理公开课谈起[J].教育科学论坛,2013(2):45-47.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