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几点影响

2018-01-28李让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能力

【摘 要】2017年徐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包括十二大类、71个竞赛项目,各赛项的成功举办对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成效是有目共睹。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各竞赛项目不断更新、考核内容不断完善,使大赛更加来源于企业、贴近于企业、贴合专业教师成长、贴合人才培养方向。技能大赛产生的正能量和影响力已经基本覆盖每个层面,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是开展技能竞赛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技能大赛;操作水平;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49-02

一、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起助推作用

1.技能大赛影响教师教学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的理念。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灌输式的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主要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尤其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更显突出,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而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岗位上,又对教师动手能力、实操水平要求较高,不少教师因为没有参加过技能大赛、企业实践,出现上课不接地气、照本宣科。现在技能大赛的长期影响下,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已经深刻意识到教学工作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技能水平更不可缺,只有两者兼得,才具备较高综合实力,满足岗位的需要。技能大赛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化和更新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大赛内容积极主动地适应岗位技能及职业技能要求,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客观要求。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能够使教师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职业学校往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所学校,就是给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毕业后就能满足岗位需要。由于职业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相对较差,所以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就要以教学内容实用、适用为目标。每年通过企业走访调研、研究技能大赛相关文件及校校之间相互交流,以及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更清楚地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围绕学生所必需掌握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实用操作技能进行开展,明确培养计划和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与实际脱节,要使教与学针对性、实用性得到提高。

2.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因此职业学校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操水平是考核教师能否胜任的重要指标,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本人参加多年技能大赛,带队并指导学生参加装配钳工项目的技能竞赛,与经验丰富教练团队有着比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深刻的感受到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指导经验、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目前职业学校轻技能训练重专业学习的现象随着技能大赛的开展有着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实训场所的不足,仍然基础和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高于技能操作課程,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设备和实训基地,用教学软件代替实际操作,切实与企业生产实际差距较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和水平提升的良好平台,借此平台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精通娴熟的职业技能,把具体的教学任务能够结合大赛中所学所练进行有效融合。并通过带学生操作练习,把抽象的专业理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变成让学生可以通俗易懂的展示图片或影像。竞赛的本身就促使了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方法得以改进,从而所培养的学生真正接轨实践、走进企业、融入社会。

此外教师在参加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过程中,学校会组织相关的集训和外出培训,会了解更多的新设备和更加规范的操作技能,开阔了视野,教学更加能融会贯通。在听课调研中尤其是实训课,参加过竞赛或指导过学生竞赛的老师,教学实效明显,学生满意度较高。

3.技能大赛对教师技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能大赛平台是很好的能展示教师职业能力的平台,在每年的技能比赛中,专家均要走访企业调研,适当增加竞赛项目,不断完善竞赛内容。这些将对教师的创新程度和熟练程度有着更加苛刻的要求,所以教师就必须要求精益求精、完善新的工艺和操作技巧,以开放的思维与独到的视野,主动接触和学习,更要有求新立异的思想,肯于、善于思考研究,对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尝试研究,积极关注赛项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革新,并及时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

二、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根据企业需要培养符合一线生产实际的技能型人才和骨干。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各赛项均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每年都在不断更新要求,学生将在日常训练中得到强化和完善,因此大赛的引导意义非常清晰。这需要选手有较好的协调能力、钻研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队友亦是对手,既要相互竞争提高斗志又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形成互帮互助互超的良好局面和可持续发展,这都说明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尤为深远。技能大赛包含非常前沿的知识先进的设备,各赛项都贯穿了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理念。在保证专业理论够用的前提下继而向先进培养模式转变。学生由被动灌输到主动钻研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些均说明专项技能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过程。

2.技能大赛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基本上参赛学生本身都是通过广泛宣传、班主任推荐、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均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学习兴趣浓厚,较强的动手能力,又经过组织的强化训练,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经过校校举行的拉练切磋、交流和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均是他们的宝贵财富。技能大赛本身就存在着竞争,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日常训练、模拟竞赛等竞争意识无疑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优异成绩的取得需要多种因素,扎实的基本功、强大的心理素质、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小小的细节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用人单位恰恰就是看重这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每年的国赛现场均有知名的单位招贤纳士,提供非常丰厚的待遇吸引学生。在学习每年举办的就业招聘会中,常常遇见用人单位主动寻求技能水平的佼佼者,他们不仅看重的技能水平同时还看到他们身上有种不服输的劲头和坚强的意志,能够实现学校到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引导其他职工重视技能、崇尚技能。

三、技能大赛使校企合作更加密切

大赛选手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的同时,也使人力资源得到较好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给单位创造了效益,学生就是学校的名片,给学校传递了美誉,增加了校企合作的力度。企业根据用人条件提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学校根据需用不断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校企共建贴合生产实际的实训平台,实现学校教育即企业生产培养模式。企业员工可以让学校代为培训,学校学生可以到企业工学交替,增加学生感性认知。这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大就业率,形成一种很好的校企合作培养保障。在大赛训练过程中,参赛学校都更新换代了先进的设备,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和技能大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良好的双赢模式。

技能大赛既考察了参赛选手,又考量了学校实训设备、教学模式、实训基。通过比赛寻找差距、迎头赶上。教师走出去、专家请进来来,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促进了学校教学建设工作,促使对实训条件的改善,校内实训企业化,校企合作多元化,使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学校专业建设中,每年都会聘请一定比例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进来担任建设委员,他们会以企业用人要求上提出宝贵的意见。

总之,职业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将对对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校专业的设置、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及用工需要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同时在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方面更是互相影响和促进。今后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将更好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影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引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用工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彦.论开展技能竞赛的三个作用[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06).

[2]游静,熊艳兰.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1).

作者简介:李让勤,徐州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职业能力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