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

2018-01-28何卫国谢五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何卫国 谢五元

【摘 要】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只有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合理的创新,才能结合目前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发生需求,对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创建模块化的教育模式,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确保充分发挥模块化教学方式在其中的应用重要性,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23-01

高职医学专业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编制完善的工作方案,结合目前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人才培养需求,合理的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确保在正确分析与探索的情况下,提升模块化教学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的。

一、高职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职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保证教学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进行全面的掌控与协调。部分高职院校还在使用本科教育模式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就是学科类型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求,难以遵循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发展水平等开展教育工作。当前,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期间,未能统一的制定教学计划方案,在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学科差异问题,且在学科是教学方式使用过程中,存在教育内容重复与衔接不密切的问题,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在学科是教学模式的应用之下,很难正确的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能力,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与水平降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教育发展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长远发展。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高职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方式[1]。

二、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学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编制完善的基础课程教学方案与计划,合理的融入先进教学方式方法,创建科学化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夯实基础。在此期间,需要正确的融入模块化教学方式,创建合理性的教育机制,确保可以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之下,合理的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具体模块化教学措施为:

1.做好模块化教学的定位工作。

在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对高职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最初的定位工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充分意识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完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师可以借鉴其他优秀的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经验,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基础课程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促进教学工作合理发展与进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对于高职医学基础课程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需要转变教学知识重复的问题,做好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定位工作,以此减少课程教育时间,并提升学生的模块化知识记忆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工作效果[2]。

2.学科综合化。

在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综合化的处理,使其具有学科综合化的优势,确保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设计模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临床学科之间的垂直设计,充分借鉴模块化教学模式,对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知识点进行科学化处理,保证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在此期间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界限,始终遵循科学化的教育原则。例如:可以将解剖学知识、生理学知识、疾病学知识与药理学知识等,有机整合创建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并结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对模块中的内容加以确定,确保模块化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优势。与此同时,还需在教学模块中添加一些教育前沿知识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可以与实际情况相互贴合。对于模块化教学而言,不应当过于强调基础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要重视教学工作的实用性,并且注重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统一与联系,可以合理的解决目前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在提升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更好的完成模块化教学任务[3]。

3.需要保证模块化教学符合基础课程特点。

在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综合化效果,对学科内容进行取舍,并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等,选择适合培养岗位人才的教育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在此期间,可以结合医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合理的开展教育调节工作,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重视培养学生问题独立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凸显模块化教学方式的特色与优势[4]。首先,需要对基础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浓缩处理,结合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标准等,合理的浓缩课堂教学知识点,例如:针对生理学与药理学基础知识进行浓缩,并在其中融入解剖学与疾病学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通过模块化的学习,合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次,需要拓宽模块化知识的具体范围,加强教学深度,合理的进行教学指导与训练[5]。

結语

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就要编制完善的教学计划方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遵循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教育原则,确保可以全方位的提升教学工作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萍,周琳滨.关于高职机能实验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2):100-103.

[2]傅裕.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园,2016(31):42-45.

[3]江凌静,林正彬,李丽芳,等.基于岗位导向的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设计研究[J].智慧健康,2017(6):86-87,108.

[4]任亚丽,王晓静.高职护理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山西青年,2018(8):172.

[5]杨建翠.MOOC背景下医学高职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162-163.

作者简介:何卫国,男,1971年1月,湖南衡阳,汉族,本科,讲师,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解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