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讲”的艺术

2018-01-28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导语说明文三峡

■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张 倩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指导学生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这样的文章才是精致的、充实的、有力的。其实这不仅仅是学生做文章时的追求,同样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追求。

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都非常重视课堂知识重难点的突出,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得非常充实,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做到了“猪肚”,在每节课的最后也非常重视对整节课学习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巩固与提升,做到了“豹尾”,但对每节课的导入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忽视——上课铃一响,直接打开书本,学习文本内容。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无法帮助学生自然高效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又丧失了语文课堂应有的美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每一节语文课的导入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要做到精致而简短,并且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凤头”的美并不在于它的庞大,而是在于它的精细、秀美。语言艰涩难懂的导语虽然富有文化底蕴,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不适用于口头表达,这样的导入不可取;长篇大论的导语虽然涉及知识面较广,但一节课只有45分钟,导入太长挤占了太多的教学时间,往往会本末倒置,这样的导入也不可取。

导语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结合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避免“千课一面”,力求出新、出奇,给学生以新鲜感。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具体情境导入法

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立的故事、不同的情景。用具体的情景导入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的研读中,特别是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来说,这种方法尤为适用。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典型的课本“大部头”,课文很长,如果课堂诵读的话,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都会紧张。据此情况,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南极叩访。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直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特有的魅力,同时也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探访。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南极探险”故事。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讲述阿蒙森和斯科特这两支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的故事?

在设置了南极探险这个具体情境之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既对文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又汇报了课前预习情况。

二、情感烘托导入法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语文课文中充满着各种各样人世间的情感,这些美好的情感引领着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悟美。用情感烘托的方式导入授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情感中去,体会文章中的真善美。

在教授《三峡》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如果把滚滚东逝的长江比作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给历代诗人、画家无数的笔意与灵感。大多数同学还没有过一睹三峡美景的经历,我们先一起看看相关图片(播放三峡风景图片)。从图片上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三峡的夺人气势,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地理学家郦道元游览一下被无数文人墨客共同吟咏称颂过的“三峡”。首先,让我们带着一颗探求的心齐诵课文。

学生在听完这段导语后,心中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们没有到过三峡,所以如果直接进入文本学习的话,学生很难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对于这种文言文文本的把握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有了这段导语的辅助,学生就可以先从情感上与作者一致,进而再仔细地研读课文。

三、时事新闻导入法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往往认为这些课文缺乏时代意义,陈旧无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尽量拉近这个距离,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来帮助学生走近课文,消除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增强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认识到语文课文对当今现实生活的实际指导意义。

《谈生命》是冰心先生的一篇美文,但学生们一看到题目就不愿意读下去,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这个问题太深了,距离他们太远了。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实话实说”栏目曾经追踪报道了一个17岁花季少女张默然以顽强的毅力同癌症抗争的感人事迹。虽然最终她的生命没有被挽留住,但她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坦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坚强。这件事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人生不但有快乐、幸福,还有很多的不幸、悲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说的吧!

这段导语用一个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女坚强面对人生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这个话题与他们并非毫无关系,应该看看这位文学大家都告诉了他们些什么。通过这段导语的引导,学生由不想读转变为渴望读。

四、师生互动导入法

师生互动导入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王》是一篇以关注弱者为主题的文章,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都关注些什么人呢?通过这样的师生谈话导入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从文章中领悟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用问题导入: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会关注他(他们)?学生的回答有明星,因为明星有耀眼的光环而被关注;有伟人,因为伟人做出非凡的成就而被关注;有家人,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而被关注……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没有说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这时我补充说:我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还是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非凡的成就、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老王”。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达到了自然引入学习内容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五、文体知识导入法

对议论文、说明文这样的文体来说,掌握文体知识是学习课文内容的前提与基础,这样的课文从文体知识导入是非常合适的。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也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对文体知识的夯实,在这一课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我选择通过讲解文体知识来导入学习内容,依次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分类、特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内容,帮助学生在掌握这些“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研读说明文这种文体。

六、题目解说导入法

有些课文题目很难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不能一目了然,这样的文章可以从题目解说入手。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课文的题目较难,学生不能一下子看出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于是,我就从题目解说导入,分别解释什么是艰难的国运,什么又是雄健的国民,结合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学生理解了题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七、媒体介入导入法

适当运用音频、视频导入学习内容,对一些形象性强的课文非常适用。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这篇课文中有对印度舞蹈的大量描写,虽然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把印度舞蹈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但在舞蹈艺术面前,语言文字还是略显苍白,视频录像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一段简短的卡拉玛姐妹的印度舞蹈,让学生领略了印度舞蹈的神韵,自然也就领悟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更直观地提高了审美情趣。

八、复习回顾导入法

以上七种导入法都是针对新授课的导入设计,对于非新授课可以采用复习回顾的方式来导入。具体方式是通过学生或教师复述上节课的内容,解决上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检查、测验上节课的学习成果等。

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方式还有许多种,以上列举的只是日常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也是较为简单可行的几种。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课时适合不同的导入方式,无论选取哪种导入方式,前提都是要与课文内容相关联,要为课文的学习服务。选择了适宜的导入方式后,要精心设计,像写文章一样雕琢出吸人眼球的“凤头”,为每一节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好头,为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好路。

猜你喜欢

导语说明文三峡
说明文阅读专练
导语
阳光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本期专栏导语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导语
春到三峡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