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一小时 欢乐满校园
——天津市西青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小记

2018-01-28

天津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西青区课间教育局

■本刊记者 刘 芸

独具匠心的编排、变换自如的队形、整齐划一的步伐,如果有机会参观西青区中小学校的特色大课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活动手脚、舒展身姿;积极奔跑的身影、大胆果断的拼抢、熟练巧妙的配合,如果有机会目睹西青学子在足球场上的较量,你一定也很难相信带来眼前精彩比赛的球员们竟然都是来自校园的普通学生。

一直以来,西青区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把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区教育局本着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围绕学校体育展开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全区各中小学的共同努力下,西青区阳光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政策护航,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让学校体育工作有计划、有制度地顺利推进,西青区教育局制定和完善了《关于深化特色大课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以此为抓手,指导全区学校体育工作井然有序地深入展开。

在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全面落实体育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将校园足球纳入课堂教学,开课率达到100%。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以比赛为契机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强裁判队伍建设,通过专家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在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方面,通过特色大课间和校园足球的开展,基本实现了“一校一韵、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模式。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以“852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核心,以点带面,实现全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和管理的一体化模式。不仅如此,教育局每年都会组织阳光体育运动和竞赛,并提供专项费用,对表现突出学校给予表彰与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及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有效落实,也促使长跑比赛、各项球类比赛、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等区级体育比赛越来越有号召力。

如今,随着学校体育基础工作的扎实推进,西青区学校自身体育特色不断凸显,一批有特色的体育工作示范校亮点频现,一系列区级体育活动及赛事形成规模。其中,特色大课间及校园足球特色日益显著。

每天一小时,特色大课间为校园添活力

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是西青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以跑操为主要形式、以特色活动为辅助内容的大课间活动,一般由上午、下午两部分活动时间组成。上午大课间是跑操,下午大课间是特色活动,时间均为30分钟左右。自2013年开展以来,特色大课间获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它不仅让学生每天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师生的参与性大幅提升,更让每个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锻炼身体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提升了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综合素质。

2017年初,在该活动赢得广泛社会效应的基础上,西青区教育局总结成绩、发现不足,又组织了新一轮特色大课间活动。新一轮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作为西青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阳光体育科学、规范、蓬勃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健康第一”办学思想的重要标志,更是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为推动其具体落实,区教育局特别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督导室、体卫科、德育科、教育科等科室为成员的中小学特色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特色大课间进行统筹、督导、评估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订特色大课间检查评比办法,量化各项评比标准,并于每年10月份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专项检查评估,对表现突出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区教育局对全区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项检查评比,评出一等奖4所学校、二等奖13所学校、优秀展示奖1所学校。

在西青区教育局的号召下,全区中小学积极响应,纷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及季节变化,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制订了各校关于特色大课间的工作计划,并将其与学科教学、德育、学校办学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办学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发展至今,凭借群体性强、可行性强、自觉性强、生命力强等突出特点,西青区的特色大课间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对学校来说,它不是繁重的任务,而是锻炼学生品质、提高管理效率的利器;对学生来说,它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强身健体、储备体能的必经之路。

四个100%,校园足球活动全面铺开

2017年9月,西青区第二届校园足球区级联赛在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和张家窝中学两个赛区同时举行,31所学校、68支球队共计600余名运动员参加,其间展开了168场激烈的比赛。赛场上,队员们热情高涨、积极攻防、赛出风格,无论是个人技术、身体素质,还是团队配合、技战术水平,都看点十足;赛场下,工作人员精心筹备,管理无死角,细节无遗漏,全程比赛未发生一例伤害事故、未接到一例投诉……这一切,展现了西青区校园足球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可喜进步,也凝结了全区体育工作者的汗水与心血。

2016年,西青区教育局、体育局、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西青区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行动计划(2016—2018年)》、区教育局颁布《2017年西青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工作方案》,在校园足球网络建设、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等方面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西青区各中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认真执行校园足球工作规划;规范足球教学,加强足球教研,实施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工程,制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全区九成以上学校邀请足球俱乐部进驻,在校方的协助下进行足球训练工作,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刊、板报、班会等形式,普及足球知识,宣传足球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初步形成西青区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经过两年的努力,西青区校园足球活动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目前,青少年校园足球在全区校园已经全面铺开,做到了四个100%,即100%的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活动,100%的学生参与了足球活动,100%的学校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100%的学校开展了校级足球联赛。2017年,在天津市初中足球比赛中,王稳庄中学获初中女子组第二名、初中男子组第五名,付村中学获初中女子组第四名,富力中学获初中男子组第六名。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西青区有5所学校申报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获得教育部审核通过。至此,该区共有包括付村中学在内的9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绩瞩目。

百花齐放,阳光体育多点突破成常态

2017年,西青区从中小学校选派104名运动员,以超越以往的阵容参加天津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取得440分的历史最佳成绩;在天津市中小学跆拳道比赛中,王稳庄中心小学获小学男子组团体第四名;在天津市中小学棒球比赛中,西青区实验小学获团体第五名;在天津市中小学空手道比赛中,付村中学获初中团体第二名,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获小学团体第五名;在天津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杨柳青二中和南北口雅爱中心小学,分获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七名、小学女子组团体第六名……

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运动习惯的养成,也为有体育才能的学生提供了大放异彩的舞台,使得西青区校园体育的多点突破成为新常态。未来,根据西青区“北文南武”的战略布局,位于该区南部的小学将以点带面地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让“中华武术之魂”发扬光大。

回望过去,岁月记载了西青区学校体育工作者们辛勤的汗水,记载了操场上学生们青春洋溢的笑脸,记载了赛场上选手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展望未来,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师生从中受益,体育赋予他们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更能帮助他们丰盈精神、铸就灵魂,进而收获宝贵的人生财富。

猜你喜欢

西青区课间教育局
“三胞胎”小狗
江都市教育局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村里娃的书画班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