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心灵翅膀 助飞青春梦想
——江苏省南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8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一、分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人,其中2人先后被南通大学聘为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和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进修心理学科专业课程,参加南通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团市委心理辅导员培训以及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新教材使用培训等。另外,学校还成立“符小斌心理咨询工作室”,发挥名师领航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从2001年开始,学校聘请南通大学和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团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导师,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甄别和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化的推进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和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建立了南通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每学期初双方商定咨询值班计划,专家定期来学校指导,并为学生和家长做团体咨询。每年高一新生入学之初,对新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和SDS抑郁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普查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措施,提醒班主任关注重点学生。

2.班主任心育培训常态化。

学校重视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培训,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培训,做专题辅导报告,如短期课程“心理拓展训练”“积极心理与心理健康”“生涯指导”,专题讲座“青少年身心特点及问题甄别”“家校合作改善学生人际交往”“后小高考时代学生学业指导”“压力缓解”“考试应对”等。

学校常态化地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针对学生厌学、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等话题开展专题讨论,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程度,让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处理这些问题,并及时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做到日常教育工作与心理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3.心理委员制度促进同伴互助。

为完善构建网络,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校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学校在各班设立心理委员。班主任推荐性格外向、人际关系好、沟通能力强、具有一定表现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参加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定期培训,并参与咨询中心的值班接待工作。这些学生不仅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成了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察员”“指导员”;他们不仅完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交付的“上传下达”的任务,还有意识地去发现并协助解决其他学生的心理困惑,发挥同伴互助作用。

4.家校合作家长志愿者示范引领。

2015年,学校成立家长志愿者协会,家长志愿者的参与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资源,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交往技能。他们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职业特点,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带学生走进社会,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场景和职业素养,对学校生涯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探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系统有效的心育校本课程。

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学校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内容涉及高中入学适应、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学习方法、职业指导等知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来,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探秘”选修课程,备受学生欢迎,每次都有近百名学生“抢修”这门课。

2.丰富多样的心育活动课程。

从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心理需求出发,学校开设各种形式的活动课程,如社团类活动课程、讲座类活动课程、班会类活动课程、表演类活动课程,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成立心理爱好者社团,共同探秘有趣的心理现象。社团学生的“微表情专题研究”,吸引了一批“微粉”,大家搜集材料,一起探讨微表情,并形成研究报告。讲座类活动课程聘请专家讲解心理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辅导。班会类活动课程包括励志教育、生涯规划等。表演类活动课程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剧,生动展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寓教于乐,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指向生涯教育的实践体验课程。

学校将生涯规划的目标融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在职业体验过程中尝试创新,认识自己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

每个班级每月至少开展两次社区活动,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区活动,活动要求有主题、有设计、有评价。2016年初,学校成立精品课程进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体验各种岗位,如社区儿童课业辅导、社区环境管理、社区图书管理、社区中老年服务中心管理、社区课堂建设等岗位。

三、推陈出新心理辅导形式

1.心理咨询信息化。

早在1995年,学校就设立了心理咨询电话,2000年又与南通市电信局合作开通了“中学生之友”心理咨询热线。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学校提供心理咨询的地点和时间,学校给每个学生发放了“心灵绿卡”,小卡片上面印有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地点及开放时间、心理网站、电子信箱等信息,方便有需求学生来访求助。

2.成长指导手册化。

学校着眼于学生入学适应、常规养成、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需要,组织编印了《南通中学学生成长指导手册》。该《手册》分指导篇和养成篇两个部分,指导篇包括“百年通中——我们成长的摇篮”“课程设置——我们必修的学业”“学会做人——我们的内心需求”“助你成才——我们共享的平台”这四个板块;养成篇包括起航(高一)、厚积(高二)、跨越(高三)三部分。《手册》分阶段留白给学生在不同时期填写目标、计划、实施情况及成长心得。

在升学指导上,学校组织编印了《高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考试与面试指导手册》,指导高三学生选择心仪的高校,选择合适的专业,跨进理想的大学。

3.主题活动系列化。

由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牵头,各年级心理活动社团、各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和推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周活动”,包括学生心理沙龙、心理电影展播、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小报评比等活动,不仅吸引了本校学生,也吸纳了南通大学心理应用系实习师生的积极参与。

此外,学校的心理剧创作及展演、心理教育系列班会、心理小知识黑板报比赛、生涯辅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比赛及演讲大赛等活动按计划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教育和启发。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学校逐渐明晰了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目标:从最基础的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到进一步实现心理素质的优化、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最后达到开发个体潜能、实现自我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三个层次从点到面、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每一步都是一次质的飞跃,每一次飞跃都意在呵护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以健康体魄和阳光心态,向着美好的未来进发。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