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2018-01-28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长龙中心小学兰小霞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2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文章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长龙中心小学 兰小霞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德育是密切相关的,这就使如何通过教材实现育德成为了一个疑问,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疑问呢?

一、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育德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修养,达到德育的目的。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德育因素,将德育因素通过知识来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想要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共同进展,教师就必须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展现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每时每刻都要将德育教育渗入课堂中,特别是在分析文章、解剖字句时将德育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操。为此,教师授课时就要注重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语文的乐趣。

二、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的课文朗诵中

小学生最好的阅读方式之中,朗读必不可少,朗读时学生会通过读的声音来感受情感。而朗读就是感受文章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朗读将文章中的情感转移给自身,那么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因此,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的课文朗诵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优美的文章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许多的修词来描绘桂林的山水,所长短句式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视觉、听觉来感受,进而做到眼到、耳到、心到。而且也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度,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师再引导学生抱着欣赏的心态去有节奏的朗读文章,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中,感受桂林山水的奇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挖掘课文背景中的德育因素

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太强,所以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内容较少,篇目较短,涉及的事件、人物也较少。于是,教师授课时就会适当拓展一下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全面。比如,在学习《虎门销烟》这课时,会发现文章通过描写的林则徐销毁鸦片的事件来展现百姓、外国人对此的反应,从侧面展现出了当时中国的落后、百姓的无知和外国人的险恶。也展现出的清朝政府的衰败,及思想的落后守旧。外国人乘机出售鸦片导致我国国民获得“东亚病夫”这样耻辱的称号。通过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深层内涵,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达德育教育的目的。通过拓展文章的背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能够激起学生对外国人的愤恨,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意识到自强自立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四、发挥教师思想品德和学识修养的示范性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而其中德育的重要性首居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树立道德模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发挥好自己的主导性以实现高效的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高度意识,还要有挖掘德育因素的行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教育并融入德育教育的氛围中去。教师应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身作则,这样学生才会以老师为榜样,以老师的行为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提高自我修养的意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无不体现自身的意识态度。教师在进行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厌烦的时候,然而将这样不好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就让教学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显然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如此。身为一名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修养、注意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同时将德育渗透到语文的教学中,发挥出德育教学的作用,实践语文德育教学。

语文是一门体现思想、知识、人文的学科,因此语文与德育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作为教师,应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培养较高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人才。使语文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思想发芽的土壤。

【1】张正莲.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今东文学,2 0 1 0(1 1)

【2】王君.基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小学互动式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 0 1 5(7)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文章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放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