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班级目标管理模式探析

2018-01-28张安涛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子目标成员班级

邹 磊 张安涛 高 姗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1954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早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它是用系统的方法,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评价目标成果来组织实施管理任务的过程。班级作为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在一定共同目标环境下,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和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组建起来的正式组织。按照目标管理的理论内涵,目标与组织内在的必然联系,为班级的目标管理提供了辩证逻辑。因此,我们可以将高校目标管理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组织为载体,以班级和个人目标为中心,通过定量考核的形式,对班级和班级成员行为进行评价的管理模式。目前,针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采取目标管理的模式对于改良优化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校班级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班级建设目标主次错位,重“事”轻“人”

部分高校班级建设仍然停留在完成学校教学、管理等诸多事务性工作的浅层次阶段,班级管理过程忽略了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引领班级同学思想进步、综合素质提升、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发力不足,班级工作只求“不出事”、“不出错”,班级建设缺乏整体性、针对性、规划性和创造性,没有立足班级同学的成才需求规划设计班级建设目标。因而导致了班级成员参与班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建设“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缺乏活力,没有特色。

(二)班级凝聚力明显不足,重“个体”轻“集体”

以“95”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缺乏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等。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对班级的依赖度大大降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使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网络上的学习、交友、娱乐、自我表达活动等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从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客观上割裂与班级的主动联系。另外,校园内活跃着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多种学生组织,这也进一步降低了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群体可以自主选择兴趣爱好相同、专业特长相近的跨越班级界限的“小伙伴”群体一起开展各类活动,显著减少了这部分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再加上班级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更加分散和弱化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班级制度建设不够科学,重“刚性”轻“人文”

高校班级制度大多以学校规章为主,在班级组建之初,学校就已经为班级准备好了一系列硬性规定,忽视了班级成员对班级制度的自主建设和行为动力,学生对班级制度建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能被动服从,这不仅不能满足不同班级的个性化现实需求,也无形中弱化了高校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班级制度缺乏有效性,在班级工作中遇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时,很多制度跟进相对滞后,形同虚设,甚至严重阻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另外,班级管理制度本身工具化特征明显,带有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作风,缺少人文关怀,忽视了班级成员的内心感受和正当权益,使班级管理与班级的育人目标相背离,难以发挥真正的育人功效。

(四)班级管理团队力量薄弱,重“使用”轻“培养”

长时间以来,班级只是被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自然延伸,特别是在“学校——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班级”这种层级鲜明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下,以完成上级安排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工作,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一般只抓“两头”(班长、团支书),其他班干部“不作为”或者“无为可作”。另外,学校缺少对于班干部系统有效培训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班级工作始终处于“接受任务——完成任务——等待任务”的被动状态,学生干部群体中“等、靠”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灵活应变能力,谋划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应对新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班级管理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升,导致了班级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班级发展动力不足。

二、目标管理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可以显著增强班级育人功能的根本属性

班级目标管理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参与性、民主性、自主管理性。实施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通过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实施、评价班级管理目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可以显著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从班级总目标的制定到分目标的落实,都需要每一名班级成员的参与,从而增强了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班级认同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班级成员立足自身的目标定位,增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为实现班级目标不懈努力。同时,在解决实现目标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可以显著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与以往班级管理只是重复性、被动的解决问题不同,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沉淀催人奋进的班级文化,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班级风气,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班级管他团队,从而保障目标管理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实现“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实施—目标的实现—制定新目标”的良性循环,而这些要素的完善,也将会把班级管理提升到更加科学规范的水平。

三、高校班级目标管理模式设计原则

(一)全员性原则

班级的目标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在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的基础之上,作为班级成员的师生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将目标管理的全过程面向全体成员,既对全体成员有统一的目标要求,又不忽视甚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班级目标管理应以民主为基础,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第三,班级目标管理要注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接受锻炼,提高能力。

(二)统一性原则

高校班级在班级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兼顾班级成员个体的目标情况,不能脱离了班级成员的实际基础和愿望,要在考虑个人发展需求基础上,使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保持平衡,尽量实现班级成员个人目标与班级总目标的匹配统一。尤其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目标不能同班级目标过于冲突,否则就会受到班集体成员的排斥。

(三)科学性原则

班级的管理目标要立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充分对班级和班级成员情况有效分析的前提下,对班级管理目标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使所构建的班级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评价性。可操作性,就是目标要符合实际,得到班级成员普遍认可并且明确个人的责任和任务;导向性,就是各项目标能引导班级成员进行良性竞争,浓厚班级争先创优的氛围;评价性,就是各项目标都设定明确、具体的标准,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适当的进行量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和目标期间结束时,能够准确地对班级成员进行优劣评价,使目标管理的激励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阶段性原则

在实施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要注意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要使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综合目标与单项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衔接一致,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在延续性上,可按照时间节点分为近期目标(学期)、中期目标(学年)和远期目标(大学四年)。递进性上,可把目标分为低、中、高目标。远期目标通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高级目标则通过低级、中级目标的实现而逐步达到。同时,不同阶段和层次的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大学四年期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特点。大一阶段立足适应大学新生活,大二阶段突出综合素质拓展,大三阶段体现自主管理特征,大四阶段服务毕业就业。

四、高校班级目标管理模式的操作路径

按照目标管理的一般规律,目标是管理的中心,基本的组织框架为设定总目标与分目标,以分目标的实现来达到总目标。因此,目标管理的操作路径可分为“制定目标——实施调控目标——考核评价目标成果——激励”四个阶段。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具体可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强调组织成员的共同参与。

(一)制定目标

1.制定总目标

班级总目标的制定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应采取不同操作方法。在新生入校之初,特别是在班级的组建期,应采取自上而下的辅导员(班主任)主导制定的方法,由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带领班级骨干提出班级目标基本框架,然后在全体班级成员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班级总目标。从大二学年开始,应采取自下而上的学生主导制定方法。先由学生自主讨论,提出班级目标制定方案,再由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修正指导,从而形成新学年的班级目标。

2.制定分目标

在班级总目标的大框架下,按照“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的方法,形成由集体到个人,由短期到长期的班级目标管理体系。首先将总目标为一级目标,然后再分解成若干二级子目标,如思想道德修养子目标、学风建设子目标、班级文化子目标、行为规范子目标等等;进而将二级子目标分解为三级子目标,如学风建设子目标可以分解为课堂表现子目标、不及格率子目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子目标、参加学术活动子目标、科研创新子目标等等,依次类推,直至落实到每一名学生头上,形成学生个人目标。

(二)实施调控目标

目标的实施调控阶段是整个目标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班级成员要按照既定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管理”,全力完成目标任务。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做好组织协调、信息服务工作,及时发现、解决班级成员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实施目标

(1)全员行动,形成合力

首先要统一思想,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使每名班级成员的个人目标要与班级总目标保持方向一致性,明确个人在班级目标中的定位,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运用创造性思维,采取符合自身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去实现目标。在实施手段上,可以建立班级管理数据库,实现班级“大数据”管理。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班级学生信息数据库,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奖惩等日常表现情况统一录入到数据库,班级管理者可以掌握班级成员的各种表现情况,对学生的状态进行长期的跟踪和了解,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2)科学量化,形成特色

无论是班级总目标还是个人目标,尽量用时间、数量、百分比等数值形式进行量化,以便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效把握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完成目标后的评价考核。同时,在设定目标量化的数值上,既要避免“眼高手低”,又要具有导向作用。另外,在量化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体现班级优势和个人特长的指标内容打造成自身特色。在具体操作流程上,可以引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模式。“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包括“4+1”的一揽子制度安排,包括四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1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采取设立“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等板块,通过科学量化的记录方式,引导学生在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进而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3)权责明确,形成互动

在实施目标过程中,每名班级成员要采取类似 “立军令状”的方式,配套形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承诺在规定期限内,个人目标完成的程度和质量,激励自己为班级总目标贡献最大力量。鼓励和引导学生创建以自己班级为主体的网络班级,利用微信群、QQ群、易班等较为成熟的社交软件,打造集学习、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班级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班级建设,全面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展示班级成员、班级工作成绩和特色的同时,真正实现“学生在哪里,班级管理就在哪里”,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的无缝隙覆盖。

2.调控目标

在实施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多方出力,共同协调解决。要建立起“学校——班级——宿舍——个人”的目标定期督查调整工作体系,形成普通同学、班级管理团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五位一体的目标监督团队,定期检查各级指标的实施进度、保障措施、完成质量等有关情况。对于实施目标过程,按照“事先设定目标标准——适时验收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偏差——及时进行偏差纠正”的流程,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问题,确保各级目标按照既定标准保质保量完成。

(三)考核评价目标成果

目标完成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目标管理的有效性甚至成败,也关系到下一个目标管理周期的规划设计,因此对于目标成果的考核评价十分重要。一是要定量考核。以数值的形式反映目标完成的数量、程度、质量等,对比当初各级目标设定的目标值,便可测算出各级目标完成的效果如何。考核评价的方法上,可以采取自我考核和第三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自我考核是基础。二是要诊断反馈。考核评价的过程,也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的过程。从管理目标本身而言,要依据考核评价结果,论证目标设置是否合理、难易程度是否科学、具体措施是否有效、量化方法是否得当等。对于个人而言,要分析主观思想上、客观行动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等。

(四)激励

为了充分发挥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效性和育人效果,在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学校要通过设立优秀班集体等集体奖项、三好学生等各类先进个人单项奖项,结合各类奖助学金的发放,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完成较好的班集体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另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选树的先优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先进带后进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实施下一个目标管理周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永奎,张善英.大学生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72-174.

[2]黄晓丽.高校班级目标管理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22-24.

[3]朱玲利,何庆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考核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10):55-57.

[4]张婕,刘庆生.高校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机制研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61-262.

[5]王敏.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8-9.

猜你喜欢

子目标成员班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稀疏奖励环境中的分层强化学习①
基于案例属性的子目标挖掘方法①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雷达群目标跟踪下的弹道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