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环境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2018-01-28卢浩全东莞展览馆523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东莞文物博物馆

卢浩全 (东莞展览馆 523000)

2004年,东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目前,东莞已建成博物馆54座,其中市属博物馆8座,镇(街)属博物馆10座,非国有博物馆36座。

对于东莞来说,改变的不仅是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的使命感随着时代的改变,也催促着每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与时俱进。作为博物馆的一名布展人员,在这十多年间,深切感受到布展理念、方式和媒介的变化。本文尝试总结这十多年来自身的工作经验,浅谈东莞博物馆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转变的影响。

一、 新的布展理念

博物馆从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的功能,到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在2018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提出:博物馆应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布展人员也相应地从单纯的把展品放出来、重点挖掘展品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观众的互动感到引导观众对美好生活审美潜力,工作理念不断改变。随之而来的,更有绿色布展、互联网+、新媒体、布展智能化等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布展理念,不断地催促布展工作人员在思维理念上的更新换代。

例如,2017年广交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绿色布展理念,展会提倡在布展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新型环保型布展材料。以前布展都是采用传统木板,现在改为钢材铝材和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软布、布展的时候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噪音、气味、粉尘、也没有大量垃圾产生,使用LED光源,节能高效等途径,真正地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

二、新的布展媒介

布展媒介包括布展对象、布展设备、布展技术、布展空间等,布展生态的改变,间接或直接地改变布展人员的布展能力、布展行为以及布展手段。

1.布展对象

传统的布展对象,更多的是趋向于文物,包括青铜、陶瓷、玉器、书画、雕塑等,此类文物多数静态布置,文物本身放置的状态是静态,布展期间基本放于展柜内无需再移动。但随着展览对象的多元化,特别是装置艺术的日常化,布展对象呈多元化,如2017年《中国抽象艺术(东莞展)》,除了静态的画作之外,我们为营造氛围,布置粗大麻绳(在展厅半空)、半圆形铜镜(放置地面),这极大地要求布展人员需要足够的空间立体感、物理原理以及了解不同领域的常识等能力要求。

2.布展设备

布展设备重点指布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从最开始自己做的竹子标尺、卷尺到现在的激光测量仪;从传统手动开关展柜到智能遥控展柜。布展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科技智能化专业性要求随之而来。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某一方面解放出更多的传统布展人力,使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科研、专业性的提高中。

3.布展技术

东莞从制造到智造, VR、体感、无人机、多媒体、3D展示、数控沙盘成为了博物馆的常客,布展人员对此类展示技术的掌握无可避免。例如,东莞展览馆基本陈列《千年莞邑 制造名城 活力之都——东莞城市发展之路》中,经济篇可以说是聚集了具有代表性的东莞制造,把东莞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融入了展览当中。现代新科技演绎:3D打印技术演示、智能机器人现场挥毫、机器人跳舞、松山湖全景VR;有趣刺激的互动体验:“空中遨游”东莞体感、小车模拟驾驶、体育竞技游戏、绿道平衡车体感漫游。以前展品放在对的位置,对布展人员来说,布展工作已结束,但这些新布展技术的产生,让布展工作成为了一个持续的工作,时时刻刻需配合展览内容,掌握现代的智能技术,随时需要为观众展示,是新环境下布展人员的新命题。

4.布展空间

布展空间,区别于往常的传统空间,现代布展空间更讲求空间能量,我理解为通过场景、声光电营造的氛围,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把作者的“感觉”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认同感。《中国抽象艺术(东莞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抽象作品展,需要观众带入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去体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布展过程中,为了营造这种虚无空灵感,我们首先是选择了与展览气质相配合的空旷的音乐,营造空灵的氛围;其次,利用10个遥控灯,在部分的展厅,投射出忽明忽暗的浅蓝色光,明灭间如真如幻,引人入胜;最后,在地面放置半圆形镜子,观众走进时身影会反射在镜子里。空间充满哲思的能量,让抽象展的概念得以升华。在我看来,这个内容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如何使展览空间更具有空间能量,对布展人员来说,确确实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展览利用四种颜色版面、网格布区分展览中四个朝代的内容,利用色彩(视觉效果)达到空间区分的效果,也是空间能量转化的一个例子。

场景还原也是空间能量的一个途径。文物脱离了原始环境,摆放在另一个空间,难免会失去原本的韵味。所以布展时需营造有“温度”的认知环境。《史前文明——甘肃彩陶展》我们根据个别彩陶出土时的场景,找到相似的泥质,作为铺面,再把文物放在上面。《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品展》为了让文物在草原的环境,我们特意在布展时加入了大型蒙古包、假草地、草原照片做仿真场景,观众如临草原,非常容易有代入感。

三、 布展团队化

过去,内容编写、形式设计、布展人员三者的工作基本是独立的,布展人员基本不参与内容与形式的工作,只是在文物到场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团队,承担布展的工作。如今,布展人员逐渐参与到以上两个内容中,为内容和形式设计提供自己专业的建议、意见,如在布展材料、布展线路、布展障碍等方面,使得布展内容更贴切,布展效果更有效,展览实施更合理化,大大地提高了展览实施的可操作性。布展工作已然不是一个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布展工作人员必须投入到团队中,参与到每一个环节,发挥自己的特长,布展团队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四、 小结

时代高速发展,博物馆行业焕发生机。社会观念、科技进步、生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博物馆行业的风向。博物馆在传统的使命——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没有改变,新的行业功能——引导人民群众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催促着博物馆的每个工作人员观念的改变和更新,作为一名布展工作人员同样需要面对这样的挑战。

布展工作人员不再是纯粹是体力活,而是需不断适时进步,在能力上不断综合化、全面化,在审美情趣上更意境化、高尚化,团队沟通紧密化的综合性强的岗位。东莞博物馆生态环境的变化要求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我相信,这肯定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良好生态。

[1]韦加力.《谈谈纪念馆的陈列布展》.《才智》 ,2012年08期.

[2]王剑昆.《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及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方案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4年.

[3]徐煜辉,黎丽.《区县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区县展览馆为例》.室内设计 ,2013年01期.

[4]方勤.湖北省博物馆概览.文物天地,2016 (11) .

猜你喜欢

东莞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英文摘要
东莞,东莞
博物馆
公益金救孤的“东莞样本”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