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三闲

2018-01-28秦巴子

城市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泡馍旧货牛羊肉

文+秦巴子

大家都知道西安是一座很有来历的城市,追溯历史可以上溯到秦,辉煌延及汉唐,但近代以来渐趋衰落,就现代意义的城市而言,它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旅游界的行话是“到西安看坟头”,意思就是西安周围埋了太多的皇帝,而且在皇帝的陵园里,西安人种地也种了几百年,称“西安”为“废都”,其实很不确切,因为它已经废得太久,以至于没有了“都”的型制,也很难找到废都式生活的遗存了。而西安的年轻,又似乎还没有铸造出一种新城的生活特征来,地处内陆的地理位置让它的“新”成长得略嫌迟滞和缓慢,倒是“文化古都”的美称,很让西安人往“古雅”上靠拢并加以强调。西安的生活意味就夹在复杂的构成之中,那就是西安生活的闲,清闲,悠闲,忙闲忙闲,而且,闲得颇有文化。

在我看来,市民多好读书,算得上是西安之闲的第一个特点。有了这个读书的悠闲爱好,西安顺便就成了全中国书店最密集的城市。中国人到了西方,生计最不济的时候可以开一家中国餐馆,而在西安,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人或者离职退休不想再做什么事情的人,大概都动过要开一间书店的念头。在西安,无分男女老幼,得闲或不得闲,都要去书店逛逛。他们走走,看看,翻翻,摸摸,感受,掂量,最终夹一两本回去,绝少有开着车到书城里一次趸回半架子书的现象,那是暴发户的作派,为视读书、买书如买菜做饭的西安人所不屑的。他们来此盘桓,是休闲,更是一种日常生活。而读书日常到这种地步,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看来,就有些闲的意味在里面了,“文化是闲出来的”,而不求闻达述而不作的读书生活,就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之闲。

当然,西安的悠闲还不仅在书,好古又是另一种闲法。西安既为古城,好古自然蔚成民风。大的城墙、殿宇、寺庙、街巷,自不待言,已经让住在文物之城里的西安人看得麻木,家藏的小物件,或为嫡传,或为偶得,或辗转寻觅,或意外获赠,字画、器皿、钱币、工艺品,应有尽有,其中深浅,不可度量,几多宝贝,无人能知。家境殷实的,新近暴富的,舞文弄墨的,谁家不是满屋的旧货古玩意儿,而寻常百姓,则兴趣比财力更多,几案、书柜、博物架上,随处点缀着几件像模像样的东西,真假自不必问,总算没有辱没古城的声名。好古之风,让西安人有事无事,总要到旧货集中的街市走走,要的是一种气氛与味道,一种悠闲生活的内容,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看,端详琢磨,研读把玩,真到掏钱买的时候,怕是已经看过一百遍了。

西安当然也有很不文化的闲法,譬如吃。牛羊肉泡馍堪称西安名吃,而且西安的市民人人好此一口。西安的食档,牛羊肉泡馍馆子是最多的一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男女老幼,个个爱吃。而牛羊肉泡馍的吃法,更是闲得独一无二。仅仅是掰馍的过程,就可以让外地人“吃不消”,而西安人却在其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当然,吃客之意并不在掰馍,而是掰馍过程中的闲散、闲适、闲聊,漫无边际,有一搭没一搭,把食品的加工过程延伸到吃客手上,让吃在此中消磨打发,我以为已经到了悠闲的极品玩法。

猜你喜欢

泡馍旧货牛羊肉
浅析旧货服装流通领域对质量监测的需求
羊肉泡馍
潘家园旧货市场掠影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巧除牛羊肉膻味
贾平凹吃泡馍
离不了的羊肉泡馍
牛羊肉:产消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新疆:肉孜节前夕 牛羊肉价格微涨
商务部:中央储备牛羊肉定向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