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

2018-01-27何允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人才

何允清

生态林业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上而下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生态林业本质是实现自然与人工森林生态资源的生态平衡,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发展生态林业提出一些对策。

1.大力加强适应生态林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对策

人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林业的核心,因此,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林业就必须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贯彻“以人为本,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发展人才”的原则,全方位开发人的潜能。生态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于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才培养是生态林业的核心要求。生态林业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能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二者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是思想上要重视人才工作,树立新时期的林业人才观念。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思想,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支持。在人才机制、体制上要改革创新。二是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林业人才评价、吸引、使用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和使用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技术职称评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人才评价体制;要建立和完善以科技重奖,技术创新表彰,行业评优等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要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分配,国家投资经费安排,科研课题划分等方面,设立相应的条件和资格限制。在确保林业各类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积极引导林业人才面向生产第一线,接近人才与林业生产经营的距离;还要进一步重视人才中介机构在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作用,推动人才在行业内部的有序和合理流动。三是积极联合林科类高等院校,建立林科高等教育、林业职业教育和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林业教育体系。四是建立林业行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配套建设职业培训鉴定实训基地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各类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农村林业能人等实用人才,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2.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更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核心的之一。森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没有森林,根本谈不上生态。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就是抓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二是积极改进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切实维护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改变旧的森林经营管理,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措施如采伐更新、抚育间伐、森林保护等方面都应注意维护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等。长期的人工林集约经营活动,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简单以及生境条件恶化(如土地退化)。因此,选择何种经营利用方向,应使生态原则与经济原则并重,既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更要考虑生态上的稳定性和生产上的持续性。三是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气候条件,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带的条件,减少旱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因为天然林,特别是处于顶极群落的天然林,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如昆虫和病原菌能削弱生长落后的个体林木,促进它们死亡,这对于优势种的生存是必要的。

3.完善生態林业保障措施的对策

3.1完善和落实政策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干群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

3.2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和完善重点项目立项,努力争取国家林业建设专项资金。二是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要逐步加大对林业建设项目的投入,市、县、乡三级财政要逐年增加投资比例,确保林业配套资金。三是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各级财政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贩、扶贫开发等资金时,要向林业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倾斜,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收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四荒”进行购买、承包、租赁或联合开发林业资源。四是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基金来源主要是:根据《森林法》有关规定,新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要把植树造林投资纳入工程预算。冶金、轻工、交通、工矿、水利等系统占用林地应依法提取育林基金。城建部门要规定足额提出城市建设绿化费。绿化委员会对没有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收缴绿化费。要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占用林地要依法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3.3坚持依法治林

依据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特点,加强林业法制建设,为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为契机,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征用林地和改变林种的审批手续;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为契机,禁止毁林开垦行为的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人才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人才云
land produces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