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思想文献综述

2018-01-27史卓然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6期
关键词:西塞罗政治哲学教育

【摘要】作为罗马共和国末期最为卓越的演说家和散文家之一的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不仅在演讲及文学方面造诣颇高,而且在哲学、政治、法律等领域也颇有建树。西塞罗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对政治和法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曾于罗马求学;随后还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在政治上,西塞罗倡导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等政治法律主张,也成为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因此,不论是在哲学、文学,还是在政治、法律方面,西塞罗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者们研究古罗马时期灿烂文化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2007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公开发表的研究西塞罗的论文进行整理的基础之上,主要从政治法律、政治哲学、教育角度对其思想进行探析,研究其思想在学术上具有的价值,为学者们更新、更广的研究角度提供思路。

【关键词】西塞罗 政治法律 政治哲学 教育

一、引言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于公元前43年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奴隶主骑士家庭里,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政治家、法学家、哲学家、演说家和雄辩家,架起了古希腊城邦政治哲学和古罗马政治哲学的桥梁。西塞罗曾做过律师工作,随后从政,由最初的平民派转为贵族派。在文学上,西塞罗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作为古罗马共和国末期显赫的演说家,西塞罗的演讲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形成了古典拉丁语的行文风格,同时也为拉丁语的传播及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在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上,西塞罗精益求精,经过翻译,他引进了很多有关希腊哲学方面的重要作品,使罗马人民能够了解到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同样也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得以延续。

古罗马时期,西塞罗的影响力逐渐衰弱,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振兴。14世纪,西塞罗的书信被拥有“文艺复兴之父”之称的彼特拉克重新发现,至此,西方文艺复兴学者们对西塞罗研究的热潮由此展开。因此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西塞罗的复兴。启蒙运动时期,西塞罗的影响达到顶峰,很多哲学家深受其政治哲学的影响,不仅在其哲学作品当中引用西塞罗的观点和著作,而且其哲学和政治学说也无不体现着西塞罗的思想。时至今日,西塞罗仍然是众多学者们研究罗马历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回顾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对西塞罗的研究数量众多,角度也偏向多样,本文旨在对近十年的这些文献逐一进行梳理,并主要从政治法律、政治哲学、教育角度进行综述。

二、政治法律

作为古罗马晚期最为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西塞罗在政治法律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著有很多论作。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有《论国家》和《论法律》。在西塞罗看来,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人们在正义的原则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结成的集体;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体都是单一政体,理想的政体应是“混合政体”,即以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西塞罗所处的时代,首要面临的问题莫过于寻找一条能够挽救逐渐衰落的罗马共和国的道路,而要探寻正确的道路,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法律思想作保障,而用法律去征服世界,方为最有效、最持久的征服。因而,君主、贵族与骑士相结合的政体,是西塞罗认为的最为理想的国家制度。此外,西塞罗的政治思想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基础之上,倾向于混合政体的思想,他认识到了在政治生活中,正义与和谐并非永续存在,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把权力当作一种必要之物。基于对此种社会现状的认识及不断的政治实践过程,西塞罗构建了一个在变态政体压制下的社会蓝图,在这种社会蓝图之下,一代又一代的政治思想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最优的政体原则,为古罗马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三、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思想上,西塞罗善于综合各家学派的学说,是古代折中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成就的意旨以自然法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想作为基础,高于其他政治性说教。西塞罗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共和政治哲学和公民政治哲学当中。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有《论至善和至恶》、《论神性》、《论演说家》等,也是首位将古希腊哲学术语译为拉丁文的哲学家,为哲学术语及哲学的发展,特别是斯多葛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在西塞罗的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斯多葛主义,将复杂深奥的希腊哲学思想译为简单化、浅显化的拉丁文,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些被译为拉丁文的哲学术语,后来在西欧仍广为传颂和沿用。此外,西塞罗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他认为神灵是存在的,不承认原子核的存在性,因而对于卢克莱修的原子论持反对态度;相反,他认为,人们所具有的“清晰明白”的这种意念,都是神赋予的,称之为“天赋意念”,人们可以通过回忆来把握这种意念。对于幸福主义伦理观,西塞罗主张追求美德即为幸福,他认为“灵魂离开了躯壳便可以归到天府,如果灵魂是有美德而公正的,便可以一直地顺利升天。”与此同时,西塞罗也主张政治正义、社会公正、均衡和谐。但是,他在哲学立场上的双重性模糊了人们对于他对自然问题的真正想法。即便如此,西塞罗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古罗马的社会状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四、教育

西塞罗生活的古罗马末期尽管距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但他的卓越思想和才能,是留给我们后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社会今仍具有许多积极的教育启示意义。西塞罗在教育领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他的著作《论演说家》、《论老年》当中。在西塞罗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实地训练,培养出具有文化修养的演说家。至于演说家的内涵,实则涵盖了政治家、修辞家和哲学家的范畴:“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语言艺术阐述的问题,以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伴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演讲”。具体而言,演说家的教育不仅包含渊博的知识,更融合了优雅的教养、得体的举止和温文尔雅的风度等方面,体现为他的天性教育思想。

纵观西塞罗的教育观,《论老年》一文虽然篇幅较短,但内容凝练,对我国当代的教育,尤其是老年教育有一定的启示。《论老年》是西塞罗著名三论(即《论老年》、《论友谊》、《论义务》)中的一部分。在《论老年》一文中,西塞罗对于“老年是不幸福的”这一观点进行辩驳,倡导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老年观,对生老病死、养老送终有着独到且积极的观点,从普通大众对政治生活热情参与的角度出发,探寻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年人的问题,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塞羅列举了被认为是老年人生活不幸的四个理由,并一一进行辩驳,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老年观。首先,西塞罗认为,尽管老年人身体虚弱,不适宜从事应由年轻人从事的一些体力活儿,但是老年人思想相对年轻人较为成熟,考虑问题也比较全面,较少感情用事,这些有益因素都足以证明老年人仍然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保持记忆力。其次,西塞罗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与之对应的特点:童年脆弱,青年傲慢,中年峻立,暮年老练。老年人身体虽老,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积极锻炼,同样可以保持强健的体魄。

西塞罗教育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亲对他的熏陶,致使他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对演说和老年教育的意义之外,西塞罗的教育观也对当代的翻译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一个好的译者,做一个解说者还远远不够,更要像一个演说家,将原作者的风格特点、精神风貌很好地传达、再现,这对于译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五、结语

纵观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对西塞罗的研究文献,除了以上总结的政治伦理角度、哲学角度和教育角度之外,还有翻译角度、自然法学说、理性等研究角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在研究深度上依然具有较大的空间,需要学者们的创新发展。作为古罗马最优秀的演说家和散文家之一的西塞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名言、著作,值得学者们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多维度研究。

参考文献:

[1]孔晶晶.西塞罗的老年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我国老年教育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4(1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0-52.

作者简介:史卓然(1992-),女,汉族,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塞罗政治哲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坏毛病中的小善举
西塞罗掏鸟窝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西塞罗“争议点”系统与博克“戏剧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