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番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1-27孟凡玉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长势番茄大棚

孟凡玉

本文对大棚番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大棚番茄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大棚种植番茄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菜农喜爱。但在生产中存在施肥、用药、浇水不当;整地、整枝不合理、重茬等问题,严重影响番茄产量、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必须加以改进。现将大棚番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做一总结,介绍如下:

1施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主要表现有:底肥偏大、氮肥偏多、钾肥不足、有机肥偏少,忽视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生物菌剂基本不用。

改进措施:(1)增施有机肥。优质有机肥的施用量应控制在3000~5000kg/667m2,不宜超过5000kg/667m2。农家肥要充分腐熟。(2)平衡施肥。化肥适当少施,在补充N、P、K大量元素的同时,增加钙、硼、锌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可用微肥底施或叶面喷雾,做到各营养元素的平衡补给。同时使用EM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加快有害生物分解。

2重茬现象普遍,导致土传病害严重

大棚番茄多年重茬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异化,最终导致土壤性能恶化,病原在土壤中越积越多,使得枯萎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产量逐年降低。

改进措施:(1)合理轮作,起土换土,土壤消毒,建立科学的轮作倒茬制度,避免连作。接茬种植玉米、蒜苗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蒜根系分泌大蒜素能杀灭土壤中部分残留的有害菌。(2)化学药剂土壤消毒:用甲醛溶液在定植前2周进行地面喷雾;或用80%露速净或蜡质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随耕地施入土中,可有效控制或减轻土传病害发生。

3起垄太低甚至不起垄

造成地温低湿度大,西红柿根系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根系发育迟缓,甚至产生根腐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改进措施:按畦距170cm划线开沟,畦宽70cm、沟深30cm。并用幅宽160cm地膜进行覆沟。开沟起垄栽培的番茄,比传统平作栽培的番茄商品果产量增加11.5~25%,有效提高地温,改善苗期根系生长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和田间环境,方便田间作业,还可以增强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有效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危害。

4蘸花药使用不当

不同长势,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应使用不同浓度的蘸花药。但是菜农图省事,阴天晴天一个样,温度高低一个样,就容易导致多种畸形果,或黏连,或籽粒外露,不但影响商品价值,而且影响产量。

改进措施:根据番茄植株的长势不同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可以有效地减少番茄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长势过强或长势过弱的番茄植株都要选2,4-D来蘸花,只有长势中等的番茄植株才能使用防落素。同时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2,4-D在番茄上的使用浓度范围为10~20mg/L,须根据季节温度变化,确定合适的浓度。温度低时须提高浓度,温度高时则降低浓度。严冬用18~20mg/L,早春用14~16mg/L,并且在开花当天使用为佳。开花前使用,易抑制生长,形成僵果;开花后使用,会使植株幼叶畸形,降低保花效果,致使果易开裂。使用时,不要让药液滴到茎叶上。因为即使是较低浓度(12mg/L以下)的药液也会引起幼芽和嫩叶卷缩,产生药害。每朵花只可处理1次,重复处理易造成僵果或畸形果。

5整枝疏叶不合理

有的叶片浓密通透性差,造成营养分流,果实膨果动力不足,而且下部容易得灰霉病;有的打叶过度,造成下部没有叶子全是果实,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同样也会导致膨果慢转色慢。

改进措施:第一穗花下部的侧枝长到3cm长时进行抹除。及时摘除植株底层衰老叶片,改善通风透光状况,减少养分消耗,和病害发生,保证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

6田间管理粗放

澆水忽大忽小,放风随意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有的西红柿植株徒长,有的放风闪苗,有的落花落果。

改进措施:白天应适当加大棚室通风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13℃之间。开始放风时,放风口应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后气温下降后逐渐将风口变小或关闭。

根据西红柿植株生长情况,适时浇水,应小水勤浇,不要大水漫灌,以促进保花保果和果实正常发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势番茄大棚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