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8-01-27李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读图事物

李静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对于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93

地理图象系统作为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本文着重探讨它的重要作用。

一、直观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我们每个人的条件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先游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之后再来学习地理知识,而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成为我们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比任何语言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通过“读图”,学生可以认识地理事物的真实面貌,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逐渐形成地理空间概念。

二、利于加深學生的知识印象。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中一切语言、文字或思维意识的简化和替代者。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发挥地图的直观作用,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带来的视觉刺激,配合教师的语言教授,可以使学生的脑、手、眼、口等齐头并进,这样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才会更深刻、更强烈,记忆的知识更牢靠。

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地图中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这样,学生在读图过程中进行的大多是形象思维,即凭借自己脑海中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思维活动,而不是先经过一连串的逻辑思维之后才获得相应的知识。这样,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地图就是将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我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学生在读图过程中,需要对地图上各种地图符号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对比和推理。通过读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事物分布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中必须经常使用地图,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熟悉地图,就是要使学生对海洋、大陆、大洲以及各国、各重要城市、山脉、河流、湖泊等在地图上的分布位置有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脑海中储存一幅准确地图。

阅读地图,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地图上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注记和比例尺等获得各种地理知识,并能从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继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运用地图,就是要掌握好与地图有关的知识,如经纬网的特点、比例尺的运算、海拔与高度的测量、等值线图与剖面图的绘制等,运用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地图在当今社会中正受到日益空前的重视和最广泛的应用。不仅军事、交通、旅游运用地图,政治、商业、科研等也要运用地图,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 0309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读图事物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读图
单独中的洞见
读图
读图
读图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