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浅议

2018-01-27易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化学生活化

易军

摘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观察化学现象,探究化学原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应巧妙运用“生活源泉”,激发学生化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学科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80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含义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作用

1.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质疑:音乐贺卡为什么发声,装置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电流?原电池正负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正负极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3.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一般要求

1. 生活化

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笔者上课时,就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想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这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炖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来引入课堂的主题。

2. 开放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學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应具有开放性。如:硫氰化钾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向该混合液中,滴加氯水后,原混合液红色褪去。提出问题:混合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假设与猜想:(1)氯水中的次氯酸将Fe3+氧化到更高价态;(2)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SCN-。实验探究: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2)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1)正确。或者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1)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2)正确。

3. 协作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程中,一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共同协作,探究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师生协作,由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识后,教师对所探究结论进行点评、补充和升华。在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

4. 创新原则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和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活”要素,而且还要提炼生活素材,注重所提问题、学生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所创新和突破。

四、生活化探究教学实践

1. 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2-3 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又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

2.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生活化,将一些生活元素带到课堂上,使课堂学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3.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4. 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总之,化学作为与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常常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学科属性角度分析,生活化教学是高中化学授课方式的必然选择。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尝试,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教学潮流的一大尝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化学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 53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高中化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