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27赵淑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夏大豆补苗霜霉病

赵淑敏

夏大豆的种植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我国夏大豆的种植区域并不广泛,现在我国经过研究,提出了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夏大豆产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一、品种的选择

影响着夏大豆产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植区域的气候、耕作条件、自身的遗传性、栽培条件和土壤等,这些因素对夏大豆的种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选择优质的夏大豆品种,这样的大豆在种植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早熟、中大粒多、适合机收、抗渍害、抗倒等特点。

二、播种

夏大豆的生育期有90d左右,如果尽早播种,可以延长夏大豆的营养生长期,在这一期间内,可以极大营养的积累。大粒豆与小粒豆相比较而言,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价格高、商品性好。但是在出苗的时候,需要的水量比较多,顶土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发芽率和发芽势必须要同时满足要求,才能够进行播种。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适时间定苗夏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苗。凡断垄30厘米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凡断垄30厘米以上者,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最好进行芽苗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栽后及时浇水,成活率可达95%。补种也应及早进行,对种子可浸泡催出芽后补种。

大豆间苗时间宜早不宜迟,大豆齐苗后即可进行。间苗时拔去成堆、成疙瘩的苗、弱苗、病苗、小苗、其他品种的混杂苗,留壮苗、好苗,达到幼苗健壮、均匀、整齐一致。如遇干旱或病虫害严重,可先疏苗间苗,后定苗,分两次手间苗。

2.科学追肥从开花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在此之前的分枝期追肥,恰好可以满足大豆养分的需求,大豆追肥,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一般大豆开花前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千克、二铵10~15千克、氯化钾4千克,或氮、磷、钾大豆复合专用肥15~20千克,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3.中耕除草通常在大豆刚长出叶时中耕一次,以后一般每隔10天左右再中耕一至两次,根据土壤是否板结及杂草的多少灵活掌握中耕次数,最后一次中耕应在开花前结束。

四、病虫害的防治

(一)立枯病

立枯病是一種土传的病害,在大豆生长的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在低洼积水处容易产生这种病害,主要表现在幼苗的基部上,容易导致大豆幼苗的基部出现茎秆溢缩的现象,发生折倒性死亡。立枯病在防治上首先选择的就是大豆包衣剂,这种药物里有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和光谱杀菌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治疗病虫害,对大豆苗也有着促生长的作用。也可以使用这种药剂拌种,使用种子质量的0.3%的多菌灵和福美进行搅拌,福美和多菌灵的比例是1:1,在苗期还要进行降湿、平整土地和排渍。

(二)霜霉病

霜霉病一般是在生育期感染的,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会发生霜霉病,在叶片和种子上都有着很大的危害。中温的情况下,就会迅速的扩散,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叶片干枯的现象,也会影响着大豆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大豆发生减产。豆荚也会被感染,在籽粒的表面会有霉层,影响着饱满度,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失去商品性,对农业经济的危害是巨大的。要想防止霜霉病,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无病的种子,使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一般是50%,按照种子质量的0.5%进行搅拌。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发病的初期,使用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三)豆秆蝇

豆秆蝇在本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幼虫潜食大豆叶柄、分枝、主茎的髓部和木质部,影响植株水分和养分的输导,最终引起植株早衰、结荚少、籽粒轻而减产。该虫由于潜食在植株内部且虫体小,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可以用网捕,也可剥查幼虫,蛹化盛期1周后施药。

(四)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为害豆粒,初孵幼虫造成“针眼形”危害状,严重时叶片被害率可达50%以上,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的选用虫食率低、丰产性好的品种;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大面积、大间距轮作;大豆收割后秋翻耕耙。

2.化学防治

①敌敌畏80%乳油1.5~2.25kg/hm2,用450根高粱或玉米等秸秆蘸药,均匀插于垄台上;或用玉米穗轴或其他颗粒、块状载体吸入药液,卡在豆株的枝杈上或均匀地撤施于田间垄沟中熏蒸防治成虫。但高粱间种大豆时不宜采用。②用溴氰菊酯2.5%乳油,用量450ml/hm2,或氰戊菊酯20%乳荆,用量975mL/hm2,加水稀释1-2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或稀释2000倍常规喷雾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endprint

猜你喜欢

夏大豆补苗霜霉病
穴盘苗补苗自动移栽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