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8-01-27杨永海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宜宾644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肝癌肝脏病灶

杨永海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宜宾 644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肝左叶癌采用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对应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本科室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左叶癌,对所有患者实施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检查的相关资料以及诊断结果。结果: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见出现腰椎转移患者15例、肝内转移患者45例。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检查后的影像资料可为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依据。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的主要疾病,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肝癌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胃癌。现代各类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同肝癌的鉴别与诊断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结合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左叶癌患者,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其诊断与鉴别价值,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5年6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时间段内接诊处理的60例肝左叶癌患者,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3~79岁、平均(48.5±4.0)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0.3±1.1)个月。在基础疾病类型方面,有6例患者存在乙肝病史、10例患者存在肝硬化史,所有患者就诊时经过询问,症状有全身乏力、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各项检查以及跟踪随访资料完整。

1.2 方法

美国GE64排HD750宝石能谱CT是本次研究仪器,整个诊断包括常规CT平扫、CT增强扫描,禁食禁饮、碘造影过敏试验属于检查前的基本准备工作。整个扫描区域从患者肝顶到肝下部大约110mm位置,根据CT检查操作方法完成常规平扫,其中层厚为10mm,层间距10mm,平扫完成后继续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分别延迟30s、60s进行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增强扫描,根据2mL/kg的剂量使用泛影葡胺,并将其作为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肘静脉注射,注射完成后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

由本院3名具有中级、高级职称资格的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3名人员分别阅片后进行结果对比,不一致的经讨论后达成一致。给出不同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同时跟访至患者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①CT平扫联合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②影像资料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各数据用%表示。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采用CT平扫联合CT增强扫描后,6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出现腰椎转移,所占比例为25.0%;肝内转移患者45例,所占比例为75.0%,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

2.2 影像资料表现

对患者肝左叶病灶使用CT进行多角度的检查,结合不同患者的影像资料表现,病灶呈现出不均匀强化,属于轻度,在不同病灶中间有分隔物的存在,而且在影像上表现较为明显。使用CT增强扫描检查后,根据门静脉期影像资料表现,处于门静脉期的病灶不存在强化病灶,边缘较为清晰,有小结节低密度病灶存在患者肝内,提示患者出现病灶肝内转移。

3.讨论

肝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而对肝脏早期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肝癌发病初期,肝癌细胞很容易出现病灶转移,而病灶转移期间又存在瘤栓风险,一旦出现瘤栓的脱落,病灶将会在肝脏内部出现转移,静脉可能会因为病灶的堵塞出现静脉高压。胰腺、肺部等属于肝脏外部主要器官。临床文献报道指出,肝癌细胞容易在肺部转移,造成肺部出现转移性病灶。不管是哪种病灶,早期及时、准确、全面的诊断是快速治疗的前提,只有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手术治疗方案,依靠现代医学技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3]。

在肝癌诊断方面,CT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设置合理的扫描厚度以及层间距实施检查,因而能够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有效区分,实现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基于此,CT检查方法在肝癌诊断中使用率较高。随着CT平扫技术的应用,大量文献指出CT平扫在肝癌病灶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到实际诊断价值。CT增强扫描技术的发展能够弥补CT常规平扫的不足,通过向人体内注射造影剂进行CT扫描,造影剂进入人体后会在不同组织器官以及病变区域进行分布,并表现出一定的密度变化、形态变化等,从而能够更清晰的将病变部位显示出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CT增强扫描方法较CT平扫更具有优势[4]。

本研究中对肝左叶癌患者诊断中采用CT平扫联合CT增强扫描方法,结果明确的诊断出了病灶肝内转移情况、病灶腰椎转移情况,这些都能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在实际诊断过程中,由于CT平扫速度较快,能够实现对多个时期的扫描,较高的分辨率使得病灶显示更加清晰,为可靠地影像资料提供了依据。具体诊断中由于CT平扫属于无创操作,视情况可进行重复检查,便于进一步提高对病灶的检出,提高肝癌诊断准确率。CT增强扫描过程中能够从横轴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通过从多角度对病变部位的观察与分析,使得CT平扫无法检出的病灶能够顺利检出[5]。

对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影像资料特点,依据影像资料表现进一步对病变作出鉴别与诊断。常规CT平扫过程中可见病变区域存在低密度肿块,肿块为不规则形状,病灶与邻近组织边界较为模糊,比如病变和胃底、左前腹壁、脾脏等。病灶区域存在轻度强化,但是不均匀,有明显的肿块分隔存在病灶内部。使用CT增强扫描后,肝左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内部无强化。出现肝内转移病灶的患者可见肝内有低密度病灶影存在。只有掌握了上述影像资料特点才能在使用CT检查中更好的做出诊断[6]。

在肝脏病变诊断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肝脏病变做出初步分析,对于不排除肿瘤可能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实施肝脏CT增强扫描,通过CT增强扫描进一步作出判断,便于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当然对于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脏良性肿瘤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性,通过CT检查结合影像资料可较好的进行鉴别与诊断。在实际临床诊断中应注意对不同肝脏病变患者常规CT检查以及CT增强检查资料的总结,通过对大量同一类型疾病患者CT影响表现的总结,为不同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肝左叶癌采用CT平扫联合CT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诊断效果,依据检查后的影像资料可为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肝癌肝脏病灶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加州鲈肝脏养护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