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党大撤退上演派系斗争

2018-01-27安徽日报农村版

益寿宝典 2018年7期
关键词:警备陈诚防务

文/安徽日报·农村版

当解放军于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时,承担上海防务的守军身后是大海,已没办法再退,需乘船撤走。上海守军虽拥兵20余万,但派系繁杂,各不相属,负责上海防务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颇感头痛——如何安排撤退事宜呢?汤恩伯叫来了自己的亲信、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石觉来商讨去留问题。

由谁来充当死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汤恩伯和石觉都毫不犹豫地想到了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刘昌义出自西北军,抗战期间又当过伪军,在1949年已经无门无派。

解决了指挥官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挑选可以撤走的部队。汤恩伯首先确定的是第54军,这支部队属陈诚的嫡系。已决定撤往舟山的汤恩伯知道东南局势由东南军政长官陈诚负责,他抵达舟山后自然不希望被陈排挤,于是决定了第54军是第1个可以撤走的部队。第2支被决定的部队是第52军。第52军被选中,是因为这个军里有一个源自1924年就成立的黄埔军校教导团。为保证教导团历史的延续,对蒋介石有所交代,所以第52军必须撤走。

接下来决定的是第75军——其主要原因是这个军的创始人,也是现任靠山——周品石,此人正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汤恩伯如果想在舟山东山再起,他的支持必不可少。

接下来,第99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后,实力连一个整师都不到。汤恩伯不想得罪黄埔系的领头人物——胡宗南,加上第99军人数不多,干脆做一个顺水人情。

汤恩伯又作出了撤走第12军和第21军各一部分的决定。第12军里包括军长在内的不少干部都出自汤恩伯带过的老部队——第13军。

连根基都没有的东北军第51军和被解放军打得连一个团都凑不齐的第123军,以及担负崇明岛防务的暂编第1军,就成为留守上海掩护主力经由海路撤退的“替死鬼”。5月25日,由石觉出面召开了这次决定各部队生死命运的会议。撤退命令一经发布,可以走的部队纷纷赶向各自的分配码头。等待留守部队的,要么是战死,要么是投降。刘昌义不想当替死鬼,于是他带着第51军和第123军残部向解放军投诚了。

猜你喜欢

警备陈诚防务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陈诚的四年级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新时期企业采购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狠心的龙虾妈妈
爱情不止眼前的苟且
南京军区召开警备工作会议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