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商隐的小宇宙

2018-01-27王晓磊

益寿宝典 2018年7期
关键词:造物主贾岛李商隐

文/王晓磊

杜甫的传人

那一晚,山谷中一片宁静。杜甫悄然端坐着,正语气平静地低声宣讲,阐述着关于诗歌的道理。在他的面前,有三个晚辈正盘膝而坐,聚精会神地聆听。这一堂课持续了大半夜。老师已经离去了,三个学生却还一脸迷茫地坐在那里。

两个青年先后都走了,只剩那个少年还留在原地。他仍然在思考着。天渐渐地亮了,徐徐晨风吹来,少年终于豁然贯通。他得到了杜甫的一个字——“情”。许多年后,他也成了一代宗匠,而且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唐代诗人之一。他的诗,和杜甫一样,“温柔敦厚”“忠爱缠绵”,对天地万物、一虫一鸟、一草一木,无不饱含着深情。他就是李商隐。

唐诗的三个次元

如果不是李商隐,晚唐的诗没有那么绚丽。

他是有一个小宇宙的。“宇宙”这个词,不太好懂。今天我们叫作次元。唐诗大概有过三个次元。

从初唐到李白杜甫,是第一次元。李白和杜甫两位,是一次元的顶峰。到了顶峰,不能再高了,于是韩愈的时代开辟了二次元。它不是韩老师独自开辟的,而是和白居易、元稹、贾岛、孟郊等众多高手合力开创的成果。这一个新的世界维持了数十年,又开始出现了不稳固的迹象。这一时代伟大的造物主们,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要么死亡陨落了,要么因年老而迟钝了,二次元的世界出现了坍塌之势。

有一个诗人在这关键的时刻出现了。他要穿破云层,再造一个全新的次元。这个人就是李商隐。人们惊呼着抬头,看到了全新的世界——一个绵延无尽的曼妙虚空。

挽救了晚唐诗

其实,李商隐本来完全不必开创什么新的纪元的。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在旧的纪元里呼风唤雨。

他的有些诗,分明就是杜诗。你看“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人扁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多么像是杜甫的诗啊!难怪宋代的学者感叹说:把它放在杜甫的诗集里也毫不违和!对于旧世界的这些功夫,小李早已经练得纯熟了。他是晚唐诗人里最超级全能的一个,五言七言、古诗律诗、长篇短篇,乃至四六骈文,他的水平都是顶级的。

他的七绝几乎可以和李白、王昌龄相当,长篇五言古诗的造诣甚至在韩愈之上。清代的纪晓岚说,李商隐的“西郊”诗,水平虽然还赶不上杜甫的《北征》,但已经超过了韩愈的《南山》。

哪怕是写完全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教化诗,他也是一流高手,今天人们还传诵着他的警句:“雏凤清于老凤声”“莫恃金汤忽太平”“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样一个全能的家伙,不只是晚唐,整个唐朝近300年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个。哪怕拿掉他所有的《无题》《锦瑟》之类的篇章,李商隐也应该是一代大家。他完全可以不必搞什么创新的。

但他却不满于此。他不愿停留在二次元,不愿仅仅是在旧世界中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而是要做造物主,开辟新的世界。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李商隐:唐诗的终结者,唐代诗人中最后一位大家。实际上,是他挽救了晚唐诗。

在他的时代里,大批诗人追捧着贾岛,整天躲在墙角里、禅床上辗转苦吟,寻章摘句,零敲碎打,研究着“你吃了么”和“你吃了没”到底哪一个更好,以塞满自己的那首五言律。这批诗人的面前好像总是有一堵墙,阻住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的眼光超不过前方10米。

幸亏崛起了一个李商隐,让晚唐诗焕发出了动人的光彩。

猜你喜欢

造物主贾岛李商隐
最美的秋夜
大号蚊子
贾岛寻医记
嘲桃
假蜂蜜
石榴
贾岛碰瓷
身体意识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