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五味与五脏养生

2018-01-27麻树文

益寿宝典 2018年7期
关键词:腠理筋脉心气

文/麻树文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记》更是对天人合一,自然界五味偏嗜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精确的记述,以“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来揭示五味太过伤害五脏的一般道理,对当今养生防病及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解读】人体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而藏精气的五脏,又常常被饮食五味所伤。所以过于多食酸味,由它滋养的肝气就会太盛,脾气也会随之衰竭;过于多食咸味,能使骨骼损伤,肌肉萎缩,使心气抑郁无力;过多进用甘味的饮食,能使心气烦闷,喘息,颜面色黑,肾气失去平衡;过于多食苦味,能使脾气过燥而不能濡润,胃气就会壅滞厚重;过于多食辛味,能使筋脉败坏弛纵,精神受到影响。因此注意调和饮食五味,能使骨骼端直,筋脉柔和,气血流畅,腠理固密。这样骨气就能受到五味精华的滋养而骨强有力,所以,能遵照养生规律的人,就能享受天赋寿命,健康长寿。

本段文章重点记述了,自然界饮食的五味分别对人体五脏滋养生化的利与弊,强调了偏嗜五味对五脏所伤的不良后果。祖国医学的基础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观念,其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自然界饮食中的五味(酸、苦、甘、辛、咸)直接滋润供养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当人体摄入的五味“不及”或“太过”,出现偏嗜时,则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也就是病理状态。所以饮食五味,滋养五脏要把握好度,保持好机体的平衡,重在根据自身机体状况进行调和,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才能真正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身体康健的目的。故此,在日常饮食五味方面,一是要遵循“天人一体观”做到人与自然界的统一,用五味濡养五脏,以保证气血生化无劳。二是饮食五味要把握好用量。不可因个人的喜好而偏嗜,否则日久生疾。三是日常饮食要有节制和洁净。防止饮食无度或不洁而损伤脾胃,导致生化之源失常,气血不足。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能吃者,能长生”只要把握好饮食规律,均衡营养,调和五味,溶入自然界变化规律来养生饮食,就会“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

猜你喜欢

腠理筋脉心气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知足常乐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一统天下(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