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女医是如何炼成的

2018-01-26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医术名医途径

《女医明妃传》这部电视剧不管是演员的颜值还是服饰,都让观众大呼“太美”。它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蓝本而改编的中医题材电视剧,让大家对我国古代女医产生了好奇。在古代封建社会,既没有招收女生的医学院,又没有女医坐诊的诊所,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女医究竟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悬壶济世的女名医是如何突破重重阻碍修得高深医术的。

途径一 出世入道

我国自汉朝起,道教盛行。道教的门徒平时除了炼丹合药外,还常常研究医理、采集方药、切磋诊治,所以,女性入道修行一方面是为了摆脱俗家的约束,另一方面是为了学到养生治病的医药知识。

鲍姑,名潜光,医学家,为炼丹家葛洪之妻,是我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鲍姑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她医术精湛,往往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她去世后,岭南人民特地在广州越秀山下的三元宫内修建鲍姑祠来纪念她。

途径二 习家传仁术

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民间女医的成长与其家庭背景渊源极深。她们出生在一代或数代行医的医户人家,或是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书香门第。她们得家传、学仁术,以医术济世而闻名于世。

在《女医明妃传》中,刘诗诗所扮演的便是明朝的著名女医——谈允贤。谈允贤是我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五十岁时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女医杂言》一书,在我国医学史上留下了鲜明而又独特的印记。

途径三 自学成才

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是我国历史资料所记载的最早的女名医。义妁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她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据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十几岁就上山采药,将采来的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义妁取出几根针在这个病人的腹部和大腿上扎了几针,并为其熬制汤药。三天后,病人腹胀消退,不久便痊愈了。从此,义妁的名声便流传开来。

途径四 拜名师习绝学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她的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

有一天,一个郎中云游路过张小娘子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将他请进屋里热情招待。这个郎中见她聪明贤惠、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药等外科秘方传给她,还送给她一本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成了一个外科女名医。仁宗皇帝遂称张小娘子为“女医圣”,赐名“张小娘子”,寓意张小娘子医术高明,能让女子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美貌。

途径五 女医教育机构

我国古代女医的培养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祖传或师傅传授,大多数为民间行为,但随着隋唐医政重著述、教习,女医的培养也逐步正规化。

在唐朝,已经出现了专门培养女医的教育机构。女医主要学习安胎、帮助难产妇女生产,兼及疮肿、伤折、针灸之法。唐朝以前,辅助生产的女性主要依靠经验,而唐朝从制度上设置了女医教育机构,保证了女医的医术水平,这在女医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

猜你喜欢

医术名医途径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让名医们上线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