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1-26郭竹梅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价值观政治

郭竹梅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网络时代,各种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它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更新更好更便捷的工作思路和信息资源,它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社会单一的人与人交流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通过互联网等多种网络媒介形成人机交互式的新型社交模式;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和效率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往以校园宣传、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为主要的阵地,而网络的时效性和无地域性的优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展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随时随地能够接收和感知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高校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网络背景下的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引导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新常态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影响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大数据的: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学术界,对于大数据定义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充分吸取了多位学者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大数据定义为:依托云计算的大信息量数据集合。

首先,人的思想基于认知、社会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当今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人的思想也随之在不断的变化着,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受到了挑战,而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人思想的变化曲线和思想倾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及时、有效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倾向,以及时、迅速、正确的作出应对成为重要的课题。面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基本的思想发展规律之外,借助大数据进行的分析显得尤为突出。让数据说话、让数据证明、让数据引导,大数据把现实社会中人思想变化的趋势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数据“也许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某件事情为何发生,但是它会提醒我们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们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时、有效地了解当下现实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继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对现实问题和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多的借助于大数据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提供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理念一直强调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想干什么。网络端和手机端是大学生使用最多、最为频繁的媒介,依据大数据的处理,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很容易就得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在通过区分网络使用者的IP,就能采集到相关区域网络用户的数据,它可以确切到某一地区或者某一具体高校人群网络使用所产生的数据。以此为基础,通过挖掘数据和分析数据,就能较为清晰地描绘出该区域、该高校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思想需求等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大数据还能够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的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方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灵活起来,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生动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受到影响

在西方主导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化和大数据成为西方宣传自身价值观,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阵地。在新媒体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背景下,西方反华势力不遗余力的传播非社会主义思想,甚至是反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凭借网络在社会中快速蔓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高校大学生更是首当其冲。西方主导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取向隐蔽在数字化的海量信息之中,使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真伪的甄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都受到极大的考验,特别是崇尚自由、开放的高校大学生,在单一校园网络环境中,他们的思想由过去的单纯变得日益复杂,还在塑造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低俗、恶劣思想的影响日趋明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批道德缺失、情感缺失、价值观缺失的人群。

(二)网络化和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地位面临困境

基于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也面临着困境。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着高校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还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数据信息的优势,他们的话语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而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从传统教育模式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状况逐渐减少,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数据分析筛选接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和前沿性已经超越传统教育者。网络上海量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有害信息,有些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隐蔽其中,蛊惑甚至煽动信息接收者,对于部分缺乏鉴别能力、意志薄弱、思想激进的大学生来说极具诱惑。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时候获取信息数据的能力滞后,很难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使自身的主体地位面临困境,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三)网络化和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冲击

近几年出现的可汗学院、在线课堂、慕课学习、云端学习、网易公开课、微信公众号等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实现的学习模式在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让网络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这使得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讲解、讨论探究等传统面授方式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冲击。充分利用数字化大数据打造的在线教育体系通过云计算,轻易掌握了受教育者的学习习惯、学习爱好、学习程度等核心信息,在以免费观看或付费下载的形式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受教育者一改过去被动接受知识、教育内容受限等情况,为受教育者制定最为有效和高效的学习内容,这对于求知欲望强烈、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高校大学生充满吸引。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理论说教,更倾向于在线学习。

三、加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据意识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建设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相结合,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数据意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端正思想、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创新数据传播方式,完善在线教育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勇敢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面对复杂、繁重、艰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坚定信念、理论自信,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学习进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条件,建设完善的线上教育平台,灵活的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丽.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2]白艳娜.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