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

2018-01-26朱子科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种族主义族裔外交政策

朱子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截至目前,涉及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的主要著作有王晓德的《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五章探讨了“白人的负担”与美国对外关系,重点讨论了白人种族优越的文化根源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但是对二者关系未作深入分析。王晓德的《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65页同样论述了种族优越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美国历史学家M·亨特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褚律元译)则认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命题根植于建国的历史中,先后有三种观念构成了支配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第一,美国在世界上的使命感;第二,种族等级观念;第三,对革命的恐惧。但亨特没有细致梳理此三种观念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美国的对外政策。

在文章方面,王晓德撰写的《种族优越感投影美国外交》,(《世界知识》,2000年第8期)认为“种族优越感”是美国盎格鲁一撤克逊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起源上讲,它与15世纪以后欧洲人对有色人种形成的刻板之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之前,美国对非白人国家的外交政策明显包含着种族主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种族主义尽管在白人国家还大有市场,但将之体现在对外关系上的做法却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刘舸撰写的《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介绍了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相结合由来已久。作为对外扩张和实施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种族主义一般有两个基调:肯定与否定。朱全红撰写的《资源与影响力——美国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资源分析》,(《外交评论》,2006年第8期)介绍了美国族裔群体在涉及其祖籍国利益的外交政策上一直都试图发挥各自的影响,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不断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李庆四撰写的《试析少数族群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国际论坛》,2004年第7期)则认为源源不断的年轻移民为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不竭活力的同时,也给美国外交造成民族认同混乱。少数族群具有便于组织、注意力集中、不受多数群体干扰的优势。尽管地位不同的少数族群在美国社会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都在各尽所能地影响美国政府与其母国的关系。赵娟撰写的《非WASPs族裔对美国外交决策及实践的影响》,(《东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则以美国非WASPs族裔为研究对象,从美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非WASPs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入手,探讨非WASPs族裔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国外交活动产生影响力的情况以及非WASPs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陈晴、肖欢撰写的《古巴裔美国人在美国对古外交决策中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16年12月)认为占美国人口不到1%的古巴裔美国人对美国的对古外交决策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凭借人口分布集中、游说组织活跃、政治精英众多的优势,利用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大众媒体,竭力影响美国对古巴的各项外交政策。朱全红撰写的《“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9月)认为“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同时,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有这些变化使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与冷战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族裔群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受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这一最高外交政策目标的制约。祁玲玲撰写的《选举政治的逻辑——美国反政治正确的归因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10期)认为美国社会当前政治正确与反政治正确的对抗主要与意识形态的极化相关,与种族观念、文化多元等价值观相连,而与经济利益、社会阶层等结构性元素基本无涉。高舒锐撰写的《种族主义对美国涉华外交政策的影响》,(《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12月)认为美国人在政治精英和民众中,都有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美国的种族主义文化背景不能不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种族主义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上,早期是为侵略扩张和压迫其他民族国家辩护的理论借口,在当代则是推行全球霸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何晓跃撰写的《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特征、成因及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6月)认为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根源在于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族群分层体系正受到少数族裔的有力挑战,而结构性种族歧视和偏见的根深蒂固则使右翼白人保守主义团体和极端种族主义者极力维护当前的族群分层体系以使其不发生质的改变。

此外,介绍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的国内著作和文章还包括王立新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提出了“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塑造了美国对外关系的意识形态”的观点。周琪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一书将这种由“美国例外论”、使命观、自由主义等政治信念和传统所构成的美国意识形态充分呈现了出来,在外交政策的层面上予以了诠释与剖析,使中国的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到美国外交实践背后的思维定式。朱全红撰写的《美国多元族裔关系对战后外交政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认为美国的多元族裔关系是影响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从冷战期间的古巴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冷战后的美国犹太人和亚美尼亚裔美国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王雯姝、刘舸撰写的《从种族主义看美国冷战后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认为种族主义不同的基调和层次预示着美国不同的外交策略。在美国的对华外交关系中种族主义由来已久,“中国威胁论”是其在冷战后的根本表现,标志着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隆德新撰写的《试析移民社群对当代美国外交的影响》,(《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5期)认为美国移民社群外交首次通过制度化方式将移民社群纳入美国外交体系中。张树明、李子芬撰写的《试析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少数族群对美国外交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人参与中美关系的考察》,(《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3月)认为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华人华侨广泛参政、作用美国外交、推动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美国华裔群体的政治参与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作用。梅祖蓉撰写的《美国种族主义“正当性”的来源与建立》,(《世界民族》,2015年8月)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多数美国人认为种族主义合理而正当。其根源在于,神学家以《圣经》为据,创造出黑人应为白人作奴的神话:科学家以人类的起源以及不同人种体质上的差异为依据,创造出种族有优劣差等的神话。张浩林撰写的《影响美国少数种族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7月)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比较了美国的少数种族与白人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了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胡锦山撰写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世界民族》2008年第3期)认为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对白人种族主义的现实存在与危害的漠视,致使种族歧视行为至今在美国社会各个方面仍普遍存在,不仅给美国黑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而且对美国社会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研究情况可知,学界以研究种族主义的文化根源、美国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少数族裔与美国外交关系为主,认为种族主义在美国的政治精英及白人中有“正当性”的来源,种族优越观念对美国政府决策者的影响依然稳固存在,其根源主要来自建国初期清教徒的历史使命感和种族优越感。但从微观角度、分不同的历史时期系统梳理美国种族主义如何影响美国对外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也很少从合法性角度出发系统梳理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缺乏具体历史实践或案例支撑。更没有分析种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何具体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04.

[2][美]M·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3]王晓德.种族优越感投影美国外交[J].世界知识,2000.08.

[4]刘舸.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5]朱全红.资源与影响力——美国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资源分析[J].外交评论,2006.08.

[6]李庆四.试析少数族群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4.07.

[7]赵娟.非WASPs族裔对美国外交决策及实践的影响[D].东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8]陈晴,肖欢.古巴裔美国人在美国对古外交决策中的影响[D].拉丁美洲研究,2016.12.

[9]朱全红.“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09.

[10]祁玲玲.选举政治的逻辑——美国反政治正确的归因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0.

[11]高舒锐.种族主义对美国涉华外交政策的影响[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2.

[12]何晓跃.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特征、成因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06.

[13]朱全红.美国多元族裔关系对战后外交政策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9.

[14]王雯姝,刘舸.从种族主义看美国冷战后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15]隆德新.试析移民社群对当代美国外交的影响[J].国际政治研究,2017.05.

[16]张树明,李子芬.试析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少数族群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世纪70年代美国华人参与中美关系的考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03.

[17]梅祖蓉.美国种族主义“正当性”的来源与建立[J].世界民族,2015.08.

猜你喜欢

种族主义族裔外交政策
与种族主义作战的艺术家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正视美国种族主义历史需正视“种族”这一概念的起源 精读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