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音提琴演奏舞台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8-01-26田雨春王君舆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手腕表演者

田雨春 王君舆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并且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在乐队之中,担任音响支柱,是基本演奏的基础。时至今日,低音提琴传入中国已有百年之久。在提琴刚传入中国的年代,人们对提琴的了解局限于它是演奏乐队中的节奏乐器。是乐队的伴奏工具,却忽略了低音提琴在独奏方面的重要能力。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存问题得到极大解决,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转移到了精神生活的追求方面。人们也开始关注音乐领域,关注提琴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的特性和功能,对音乐演奏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探讨。现如今,低音提琴演奏越来越受到现代演奏大师的青睐,对低音提琴演奏的舞台效果越来越予以高度的重视,低音提琴的舞台位置被移居到了舞台中央,它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面对观众,这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低音提琴舞台演奏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了现代低音提琴演奏事业的发展。

一、增强基础训练的强度

所谓熟能生巧,勤加练习低音提琴的基础性操作是提高实力和舞台表演效果的有效方法。低音提琴最基础性操作的是持琴姿势,这是提琴入门式操作,也是比较难以把控的一个操作。由于个人习惯的不同,每个人持琴姿势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持琴姿势是有一些规范可循的。首先,就是持琴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高度的精神集中可以为持琴者营造一个独立的个人空间,在那个空间里,持琴者根据外部空间环境和表演场合来把控表演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使身体出现僵硬的状态,身体是放松的,而精神是高度集中的,尽可能地将身体与低音提琴相融合为一体,达到琴为心动,琴体相融的境界。其次,要注意灵活运用手腕的力量,而不是过度地依赖手腕的力量,造成整个持琴状态的不和谐。在平常的练习中,持琴者要注意锻炼手腕的力量和灵活度,掌握手腕的转动频率与低音提琴的弹奏节奏保持一致,不能让手腕毁了整体演奏效果。最后,还需要注意到手指在低音提琴演奏过程中的作用。有些人的手指灵活自如,且富有弹性,但有些人就不是如此。持琴者在练习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多加练习手指的灵活度,以及手指和低音提琴的默契度。保证让手指能够在自然下垂的状态中,与低音提琴进行亲密接触,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琴音的张力,也能增强舞台审美效果。

二、广泛学习优秀表演者的舞台技巧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广泛学习优秀表演者的舞台演奏技巧也是增强低音提琴舞台演奏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何为优秀的表演者?优秀的表演者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有足够的舞台表演经验,最重要的是表演基础功底扎实,能够根据不同的舞台要求灵活处理表演方式,能够随机应变,同时,对低音提琴表演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并孜孜不倦地探讨低音提琴表演的真谛。相比较于过去,如今信息流通快,开放程度高,有许多机会可以学习其他低音提琴的舞台表演。学习者需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对其他低音提琴的表演者保持尊重,认真学习他人之长,来弥补自身的短板。所谓当局者迷,有时候千百次的练习,不如一次观摩他人现场表演来得实在,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或许在练习的时候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但在观看别人表演的时候便很容易就找到一些问题所在。练习者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练习心得,多方交流与沟通,也能摩擦出一些有利于低音提琴演奏的火花。

三、把控演奏情感的渲染力和吸引力

情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低音提琴表演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低音提琴演奏者必须要掌握演奏的情感渲染力和吸引力,适时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演奏的现场气氛。低音提琴是声音最为低沉的乐器,通过其声音表达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其富有磁性的音色又为其增加了一定的情感色彩。演奏者在通过低音提琴传达情感时必须要有高度的敏感性。但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低音提琴演奏者需要将自身情感与演奏曲目融于一体,演奏者需要在全面了解作品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的内在情感,然后通过自身对作品内在情感的理解转化为演奏的情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要注意到作品原始作者所处的历史条件、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还需要结合观众所处的时代,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作品。最重要的是,演奏者不能跟随大流,人云亦云,要有独自解读作品的能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同一个演奏作品有不一样的理解,演奏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反应对曲目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解读,再运用合理的方式向观众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手腕表演者
低音提琴作品演奏的理性把握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对称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带孩子过马路,牵手还是抓手腕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低音提琴演奏技术对其音色的影响探析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