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及分析

2018-01-26巴格那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控供需用电

巴格那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杭锦后旗供电分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400)

0 引 言

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潜在应用价值,完善其服务功能,使其更好地满足电力生产计划实施要求[1]。因此,应落实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工作,找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实践应用状况良好。

1 供需互动实现形式

1.1 供需互动形式种类

结合行为主体和市场参与度的情况,供需互动形式种类包括两种形式,为供需单侧各方之间的互动形式和供需两侧各方之前的互动形式。在供需单侧各方之间的互动形式方面,又可分为用电权交易和发电权交易,用电权交易属于需求侧方,发电权交易属于供给侧方。当电力供给出现充裕或者短缺情况时,通过供需内部各方之间的交易,对发电行为、用电行为进行调整,保证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供需两侧各方之前的互动形式方面,包含有需求响应、需求侧竞价、负荷调度、分布式电源调度等内容。其中,需求响应主要是市场借助一系列激烈手段和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响应,对电力消费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实现对各方成本供需互动形式的有效控制;需求侧竞价主要是指电力需求侧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不再仅以价格接收者身份出现,与共给侧协商定价;负荷调度则需要将部分负荷的灵活性特点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系统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调度不仅要求用户掌握小型风机等发电设备,以对现有的用电展开调整,还需要通过不同容量分布式电源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发电权交易

发电权交易是指发电商在获取发电许可份额后,结合市场规则所展开的交易。当前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入发电网,提出了风火置换交易,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火电运行成本,降低风电生产方面的风险,实现对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当前,我国煤电发电在总发电量方面占有高比例,存在有非常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同时,我国电源分布结构缺乏合理性,而通过发电权交易,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1.3 用电权交易

用户结合自身需要,在市场规则下,针对用电权展开交易。用户可以自行调整电能,有着方向性特点,单位能耗GDP逐渐降低。在用电权交易下,电力用户互济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限电问题,提高用电有序性,完善需求侧市场。用电权交易还能消减峰荷,作为备用电源并网,维持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2 供需互动市场特征

2.1 市场购售电需求

在电力市场,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存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拓展市场交易模式,对价格形成机制展开优化调节。随着市场跨度互动交易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用户、电力企业以及发电商都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优化调整并完善自身交易策略。

2.2 供求机制

电力资源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大规模存储,具有实时平衡性。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电力市场很难向商品建立仓库存储,及时向市场投放,有效解决供需方面问题。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不断增大投资、增加输电设备等,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电力方面的实际需要。但是,这些措施容易增大电力企业风险、降低系统可靠性等。在供需互动电力市场方面,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实现供需平衡。比如,需求侧奠定合约、调整电力需求的分布等措施,与供给侧配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各类供需矛盾,优化资源配置。

2.3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可以直接反映市场供需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当前,我国电价包含有输配电价、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等。如果电力市场不存在供需互动关系,那么电价机制将会出现较大波动以及不合理情况[2]。一方面,发电商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通过持留发电容量等方式抬高电价;另一方面,在风水季节存在弃水等情况。为了减少因为负荷变化导致机组频繁启停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有负电价情况出现。

2.4 风险机制

受用户需求、发电商市场力作用以及电力系统本身因素影响,电价存在有较大的不可预测性。在供需互动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和价格信息公开化,风险可观性显著提高。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积极参与价格形成,实现对风险规模的有效控制。

3 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的研究及分析

3.1 基于风险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新形势下,电力系统运行会受市场改革、用户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了潜在威胁,可能会加大其运行风险[3]。在此期间,若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了较大的电价波动现象,则会给其市场危机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同时,若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了过于集中的电力投资现象,且用户的实际需求难以满足时,也会加大其运行风险发生率,无形中引发了电力系统供需问题。

3.2 基于监控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在电力系统实践应用过程中,所需的监控技术手段、监控机制等运用是否有效,关系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质量,也影响着电力系统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用户用电质量。而新形势下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电力技术人员的认识水平有所不同,使得不同区域的电力系统监控水平有所区别。若智能电网运行中所需的电力系统监控水平未能得到相应提升,则会加大该系统运行中的供需问题发生率,可能会阻碍现代供电企业的发展。

3.3 基于反馈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供电企业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将电力系统支持下的电力生产计划实施到位后,有利于保持自身良好的业务状况。但是,若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对电力价格进行调动时,若用户反馈信息不及时、电力市场形势变化分析不全面,则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供需互动协调发展,使电力生产作业难以顺利进行。若这种情况实践过程中应对不及时,还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

4 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系统供需互动的措施研究及分析

4.1 完善风险预控机制,提升系统运行风险预控水平

为了避免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的产生而加大其供需互动问题发生率,需要电力行业能够结合新形势下的电力市场实际概况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完善风险预控机制,提升电力系统实践应用中的运行风险预控水平。具体表现为:(1)加强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使用,构建功能强大的风险预控管理系统,使该系统支持下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可进行实时分析,进而为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处理提供必要支持;(2)优化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既有的风险预控机制,将创新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及专业理论知识等融入电力系统所需的风险预控机制,以便增强其适用性,从而为电力系统风险预控工作落实提供科学指导,降低其供需互动问题发生率。

4.2 优化监控方式,健全系统运行监控体系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对其供需互动问题发生时所造成的影响,采取优化系统所需的监控方式、健全系统运行监控体系的措施,确保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应对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1)加强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监控问题分析与总结,在培训活动、激励机制、信息技术等不同要素的支持下,优化系统所需的监控方式,使得其实践应用中的监控问题及供需互动问题发生率得以下降;(2)创新电力系统监控机制,落实好相应的责任机制,完善电力监控系统服务功能,健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监控体系,从而发挥其所需的供需互动问题处理措施应用优势。

4.3 全面提高反馈信息传递效率,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电价调动及其他相关举措的实施对用户正常用电造成不利影响,需要供电企业能够在新形势下注重用户反馈信息传递效率的不断提高,并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给予系统稳定运行必要的支持。具体表现为:(1)加强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手段使用,实时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反馈信息,提高其处理效率;(2)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建立电力系统所需的反馈机制,确保其反馈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增强系统运行中的供需互动效果。

5 结 论

新形势下,电力行业发展对电力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客观说明了优化电力系统性能、保持其良好应用效果的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的供需互动问题更多关注,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书君.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6,(33):53.

[2] 王 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6,(16):180-181.

[3] 王秀丽,邵成成.双边分段竞价的电力市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3):28-32.

猜你喜欢

预控供需用电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安全用电知识多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