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

2018-01-26许维来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靠性电气测试

许维来

(苏州华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 言

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即其在特定状况和条件下,所能够发挥的优势和价值。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朝着模块化、系统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也衍生出很多新的产品,但该设备的使用环境却并未因此而改善。基于此,必须要对其应用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其应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并为自动化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气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由此产生了很多电气自动化设备。它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发挥,工作人员需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提升该设备的应用可靠性。

首先,促进安全生产。现代化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在生产产品时,自动化控制设备应用频率较高,可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一旦确保了该设备的可靠性,便可保证其功能和价值的稳定发挥,从而为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质量对于产品而言至关重要。企业若想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从而有效实现上述目标,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

最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成本控制工作落实的好坏,与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如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缺乏可靠性,便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要强化管理和维护,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1]。

2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 设备自身元件

若设备元件出现质量问题,便会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通常,该设备由很多个零部件一起构成。元件的生产厂家各不相同,因此各零部件的质量及其他参数也会存在一定差距。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某个零部件出现问题,便会对设备整体的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的行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各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经常会打“价格战”,过分重视产品质量而直接忽视生产质量。在此情况下,也将严重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2.2 人为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现场操控人员的能力水平欠佳,经常会使设备出现很多故障问题,且故障发生后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维修,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2.3 环境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决定了其运行工作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在外力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常会对设备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气压、温度的高低与设备性能的发挥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旦过高或过低,便会对设备结构和运转的灵敏度造成影响。电磁环境也是导致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关键性因素,严重时还将引发安全事故,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2]。

3 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方式

3.1 积极扭转现状,打牢基础

纵观当前实际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设备可靠性的相关问题,但是在实践环节却未能真正了解该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严重影响其可靠性的充分发挥,也对设备性能造成了一定干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扭转当前的现状,并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点关注设备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办法,从而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为设备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保障。

3.2 强化测试,提高设备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充分发挥,企业应结合当前实际的发展状况,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大设备可靠性的测试力度。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设备正式出厂前,生产企业应派遣专业人员对其可靠性进行全方位测试,检查其是否存在故障隐患。正常情况下,很多设备故障都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设备正式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面化检查,检查无误后才可顺利出厂。通过该环节还可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早损坏的问题。检查时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最大限度降低其失效率,并将该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该方式并非适合所有企业,主要是因为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且每一个设备均需进行全面检查,直接限制了该方式的推广。

其次,若需要检查的自动化设备数量较多,为了节约测试检查成本,相关单位一般可借助实验室进行批量检验。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需对设备应用环境进行模拟,以此为基础测定可靠性参数,特别是失效时间、数量等,最后可通过特定的统计算法计算出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应用该方式时,检测实验数据的获取虽然较为容易,但对数据质量通常具有较高要求,且实验开展的局限性较强。因此,实际运行数据往往与实验所得数据存在较大差别,加之成本较高,故该方式目前尚未实现普及,一般只见于大批量生产设备测试中。

最后,现场测试。在对现场运行设备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无需对运行环境进行模拟,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实际性能,节约成本。基于上述情况,现场测试在目前的设备可靠性测试中应用十分广泛,且成效显著[3]。

3.3 抓住要点,提升设备可靠性

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不管是选择了哪种测试方式,现场的工作人员均应全力以赴,禁止疏忽大意、开展形式化的工作,以确保测试的针对性。具体的要点分析如下:

场地的精心选择。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设备也会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场地选择至关重要。具体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场地。在测试设备单项指标可靠性过程中,一般要求在特定的条件和情况下进行。因此,相关人员要落实好场地选择工作。

测试产品的选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种类很多,挑选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造纸机、洗煤机等。

严格遵从规范进行。设备可靠性测试与其整体的可靠性直接挂钩,故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应流程进行,切不可私自更改程序,才可确保测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测试的时间间隔、开始和结束时间、数据采集、指标性能、故障排除等,都要完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切不可盲目测试,以有效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设备可靠性。

故障排除。在完成设备测试工作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设备依然会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因此,在今后的测试工作中,还需落实好故障排除工作。排查过程中,一般可通过目视法进行。还应明确掌握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避免发生盲目性问题[4]。

3.4 设备零部件的定期更换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故会直接对其可靠性造成影响。基于该状况,使用时工作人员还需结合具体的电路控制需求和工作环境,及时更换存在故障隐患的零部件。在选择更换零部件的过程中,应确保其测试合格性,禁止出现故障瑕疵,确保设备性能的有效恢复。同时,在确定零部件型号和规格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与设备运行相互适应的零部件,以免更换后设备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4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该设备的可靠性对其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关键影响。基于上述情况,相关企业需选择恰当技术做好设备可靠性测试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其稳定性能,从而为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田彩云.故障预防和检修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118.

[2] 柏劲松.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升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6):249-250.

[3] 李 冰.化工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8):166-167,226.

[4] 张 冲.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基本原则和实践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261.

猜你喜欢

可靠性电气测试
八方电气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