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剧生态观察:创新与反思

2018-01-26

传媒 2018年14期

戴清:网络剧在类型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有力地弥补了荧屏电视剧类型发育的先天不足,满足了网络上年轻观众对新奇审美的追求。在营销播出上,视频网站积极开拓出新的播出模式与营销模式,打通全媒体产业链,形成了富于生机的制播营销新格局。总的来看,当下视频网站的自制剧中,主要在以下几种题材创作中表现出鲜明的类型特色或类型因子。第一类是玄幻类剧集,第二类是刑侦涉案类剧集,第三类是青春题材网络剧。作为纯粹的“网生内容”,网络剧在播出营销方面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第一是播出模式的创新。视频网站首先开启了先网后台的崭新制播模式。第二是在营销模式上的多种拓展。视频网站的“用户思维”模式和新媒体“制造话题”特色都使其更具宣传营销上的优势,并以一些优质网络剧为代表,开始尝试新的营销路径。

汪海林: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青年文化迅速占据优势地位,网络剧对电视剧产生巨大冲击,电视剧开始在类型和受众选择上向网络剧靠拢,电视剧网络剧化,片面追求年轻化,抛弃中老年观众,没有形成良性竞争。网络剧面向年轻观众时,电视剧制作方应该稳固住中老年人群受众,避免产生同质化,促进传统电视剧产业升级,拍摄出品质更为精良的电视剧作品。网络剧与电视台传统剧实际上可以演变成一种良性竞争关系,互相比拼质量。网络剧和电视剧审查标准不一致导致影视业出现不公平竞争,网络剧成本低受限少导致收益大,长时间发展下去,传统影视从业人员都去拍网络剧,整个艺术形态就会失控。

王晓晖:新短剧是网络剧创新发展的一大方向,我们推出搭建黄金时代的超级网络剧方法论,即“一个时代、两个剧场、三大C位、四种力量”。一个时代,即平台将开启新短剧时代,着力打造付费剧时代、新剧本时代、新制作时代;两个剧场,即爱奇艺将推出“爱青春剧场”和“奇悬疑剧场”,聚焦年轻用户群体,打造青春品牌;三大C位,即爱奇艺会让老戏骨重回主角身份,实现老中青三代演员都可以站在“C位”;四种力量,即爱奇艺将与TV派、网生派、学院派、海归派四大力量进行合作。此次“黄金时代超级网络剧方法论”在美剧模式战略框架内进一步突出了未来爱奇艺重点打造的原创内容的制作规格、题材类型、主演来源、主创特点等关键生产要素。爱奇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网络剧创作新标准,推进网络剧产业工业化进程,使其更加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崔保国:从十多年前诞生至今,我国网络剧生态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来看都较为宽松。随着审查愈加严格,各个主体对于内容质量的把控责任意识会提升。未来立项的网络剧项目也会因为规避政策风险而失去题材擦边球空间。如果立项的项目无法通过审查或下线,将对制作方、播放平台、广告主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产业主体将在今后的网络剧项目创作环节调整原有的思路和操作方法,整个产业链也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网络剧行业中制作粗糙、跟风严重、题材冲击底线、故意打擦边球的现象将会被有效遏制,网络剧市场将会越来越净化,优质 IP 和高制作水准的网络剧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中小网络剧企业则应创新开发多元内容,在垂直领域深耕细分市场。

唐玲玲:当前社会对于网络剧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同时也暴露出视频网站内容制作的弊端和短板。在对策方面,第一,应加强自律,解读政策。2015年底,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强调了对网络剧、微电影等执行自审自播、先审后播、不审不播和节目备案制度。由此可见,虽然审核权力下放,但是监管力度和标准从未放松和降低。第二,加强避险,精准拍摄。鉴于审查风险,制作方和宣传方应该充分解读政策,在剧本阶段就做好规避,拍摄时做到精准拍摄,这样才能既保证品质,又能避免被整改和下架的命运。第三,发挥大数据优势,拓展多重渠道,延伸新剧种。网络剧得天独厚的资源在于强大的视频用户和浏览点击率。通过对在线用户的年龄、职业、观看渠道、偏好、受教育程度等数据分析,可以更加精确掌握到目标观众群体的信息,从而定制和生产出他们喜好的类型故事,同时对于合作品牌的植入与推广,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这个网络时代,谁能掌握大数据并应用大数据将是赢家。

唐宏峰:网络剧的制作门槛与传统电视剧相比要低很多,这使得许多传统制作体制之外的力量可以被容纳进来,从而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风格。有些网络热门题材和类型在电视屏幕上很难呈现,但在网络剧中却得到发展。网络剧类型的丰富和差异还体现在“反类型”意识的出现。但这类网络剧塑造的反类型仅仅是制造笑点的手段,而网络剧制作在内容上应该追求深入。一方面发展网络剧特有的类型,另一方面也应尝试这种反类型的剧作,既可以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也便于走向更具作者意识的艺术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剧的潜力还远远未被穷尽。

刘景泰:“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其中,以网络自制剧为代表的“互联网+影视”新形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加之越来越多的政策规范、资本涌入和精良制作团队加盟,产生了更多精品化的网络自制剧,视频平台也从单一的播放渠道转型成为内容生产商,获得更多盈利机会和发展可能。但在网络自制剧发展迅速的背后,马太效应严重、市场渐趋饱和、审查制度趋紧等问题不容忽视,其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未来各视频平台在打造网络自制剧时,应主动探索更多稀缺网络剧类型,重视在细分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致力开发原创精品内容,并在排播环节积极寻求网台联动,不断创新升级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商业模式,在为视频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引领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使网络自制剧获得长久的发展。

张婷:如今的网络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网络剧作为传播信息的方式,对社会、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正视网络剧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网络剧更好地发展。首先是内容的把关。网络剧的大规模、井喷式出现,再加上审核制度不完善,造成网络剧内容出现了低俗、谄媚、黄色、暴力、恶俗等不良倾向,成为网络剧的一大问题。其播放途径也是不计其数,即便是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通过正规途径传播的网络剧进行审查,仍然存在很多从其他途径逃过审查的网络剧在网络中传播,所以从源头上对网络剧进行管理把控也值得考虑。其次是版权的保护。网络剧井喷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内容方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大量参差不齐的制作也涉及很多版权方面的问题。在版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抄袭、山寨。一方面是国内的版权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维权难以进行。除了抄袭,盗版的问题也在网络剧中盛行。盗版的资源以及观众的版权意识低,导致这些平台和投资者、制片组等遭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韩三平:我非常关注网络剧,曾经告诫过很多电影人,网络剧、电视剧对我们中国的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为什么它会风靡?第一,它是高新技术的传播媒体,可以迅速把内容产业传递到每一个人,网络剧的传播力远远高于电影;第二,它的叙事能力、叙事内涵远远高于电影。那么如何拍好一个网络剧?在这个问题上电影、网络剧是相通的。第一个是拍什么;第二个是怎么拍;第三个是谁来拍;第四个是谁来演,不是请大明星就能有高收视率、高票房;第五个是花多少钱拍,投资多少,不是越低越好,更不是越高越好;第六个问题是你如何把电影和网络剧销售到你所面对的消费者手中。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再决定投一部片子。电影和网络剧还有点不一样,网络剧出身于更新的时代、更新的体制,因此它的生命力可能会更强。未来十年,我认为中国电影要和中国网络剧、电视剧捆绑起来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