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类节目的电视传播与创新之路
——以《未来架构师》为例

2018-01-26文/曹

传媒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科技生活

文/曹 菲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无论是新闻媒体的推动,还是自身生活的切实感受,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开始关注未来科技的发展动向。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具有高精尖的特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使得普通人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具有较高的门槛,面临着认知困境,导致他们难以进一步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而,面向普通观众的科普节目就显得非常必要,而电视科普节目《未来架构师》在这种情况下为观众打开了一个认识科技发展的窗口。节目将科学技术的专业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结合起来,将硬科技包装成软性的内容,通过为观众展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温度的科技知识,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审美认知,有助于激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群体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思考科技发展对自身和社会带来的结果,以应对科技变迁带来的挑战。节目还通过科学家的演讲以及他们的故事启发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对科学的探索,激发年轻观众对科技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呈现手法:高科技在舞台和内容上的运用

节目在呈现手法上通过对高科技在舞台设计和节目内容中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更具有科技感和沉浸感的节目场景。

在场景的营造上,有利于观众快速进入演讲者的世界。节目的主创团队通过精心设计舞台大屏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视觉语言特性的演讲空间,在国内电视栏目的舞美中首次使用了柔性视频条与数控环。例如,在舞台的设计上,直径为10米的动态“摩比斯环”以及从天而降的数控冰屏,实现了空中、地面和观众席的舞美呼应,让嘉宾的演讲过程显得更加灵动。节目还通过使用270度沉浸式环幕和360度包围设计连接了虚拟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给观众带来较强的科技体验和沉浸感。

在内容呈现上,节目以简单易懂的物理学实验解读主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通过视频、图片、模型、道具、舞台剧等多元化手段将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呈现给观众。同时,节目还运用了高科技智能装置服务全场,在录制过程中,节目使用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系统,使现场演讲者的每一句话都能实时转化成文字。此外,作为协助主持人的实时追踪系统机器人“大智”,能够实时追踪现场演讲者的步伐,并控制现场大屏幕,筛选观众发送的弹幕信息,实现嘉宾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

传播内容:科技的前沿性与生活的贴近性

《未来架构师》以人和故事为载体,观照科技从业者、科技爱好者和普通观众共同的情感诉求,找到演讲内容和观众生活的关系,增强了观众对科技的亲近感,实现了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

节目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前沿动态,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和现实的距离并不遥远,许多创新性思维和未来科技构想正在加速变成现实,并服务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节目以科学精神为主旨,围绕12个主题词展开,每期邀请几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就同一主题进行演讲,传递最新的、有趣的科技知识,为观众展示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和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例如,著名科学家米格尔·尼科莱利斯教授和“机器人爸爸”CEO周剑,以“穿越科幻的力量”为主题进行的演讲中,米格尔与观众分享了如何利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意识来控制肢体行动,让瘫痪病患重新直立行走的可能性。

科技和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节目更为关注科技创新为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改变,这些科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节目力图打破普通观众的审美门槛和认知壁垒,展示科技发展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贴近性。例如,丘成桐以“负泊松比材料制作鞋带”“简易吃‘披萨’的方式”等为切入点,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畅谈“数学改变生活”。段建军在节目中畅谈“C.A.S.E”,即智能互联(Connectivity)、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共享出行(Shared Service)、电力驱动(Electrification)。在设想的未来场景中汽车不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它将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结合,既能通过自动切换路线避免交通拥堵,还可以与家中冰箱、空调等电器进行交互,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这些选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兴趣,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

交互方式:嘉宾与观众的双重参与

在塑造参与感上,节目不仅通过邀请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嘉宾参与讲述,还充分调动了现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互动积极性,实现了嘉宾和观众的共同参与,营造了具有高科技感和参与感的节目氛围,有利于科普知识的传播。

在对嘉宾的选择上,节目主要邀请那些行业风向标式的嘉宾进行主题演讲,这些嘉宾是一群广泛涉猎科技界、知识界、创新界的人士,也是一群更专注、更具有热情、更忠诚于自己的初心并对未来充满激情的人。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和风向标,他们通过节目现场几分钟的演讲,以故事化的表达引导观众关照自身,让观众洞见未来世界的模样。这些嘉宾推动着人类的未知边界,如当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飞机等先进科技发展,以及航空航天、数学、生命科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进步,这些关系到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的知识,节目中都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展示。

在互动环节上,节目设计了不同指向的互动。一方面,现场观察团与演讲嘉宾能够通过弹幕实现实时互动。观察团成员主要由科技媒体、科技领域从业者、行业观察家、科幻小说网络作家等组成,导演组会和观察员密切沟通,并提前向观察员收集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需要现场嘉宾进行通俗化解答。弹幕互动的设计形式也为节目增彩,它能够让观众看到其他人对嘉宾演讲的点评和意见,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现场观众与演讲嘉宾能够通过300秒快问快答实现互动。这些由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大多与嘉宾个人的生活有关,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元素。正是通过这种多方位的互动传播,节目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还增强了受众体验和沉浸感。

节目价值:聚焦独特创意,普及社会大众

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大众生活的改变越来越大。节目以“看见不可见,敢做不可能”为标语,给那些科学家、发明者、敢为人先的创造者们一个舞台,讲述了他们的思考,表达对当下和未来的观点和态度,探讨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话题,推动思考,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节目将科学基因植入观众内心,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伴随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大众传媒在培育民众的科学思想、理性思维和科技意识上需要不断加大力度。为此,节目重点通过对这些领域的科技进步进行多方面的展示,为观众提供了认识新科技的窗口,也培育了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正确认知,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有助于提升观众的科学思维,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结语

在当前综艺节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传播科技知识,惠及普通大众,引导观众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更好地利用新科技提升生活质量,是大众媒体科普传播的责任所在。但由于科学技术自身具有专业性强、前沿性等特征,单纯的科普知识讲述难以吸引观众,难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而电视媒体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架构师》正是将硬科技知识和软性的综艺节目形式相结合,在为观众呈现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实现了传播科技知识,引导观众思考,激发观众对科技生活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目的,对当前的科技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科技生活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生活感悟
科技在线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科技在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