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兰牧骑”意义探源

2018-01-25郭伏良曹欢欢

语文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音译嫩芽

郭伏良 曹欢欢

2017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习近平回信勉励乌兰牧骑队员》一文,回信中指出“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成为各大媒体头条新闻,《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均进行了转发和报道。“乌兰牧骑”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乌兰牧骑”一词是蒙古语,对于蒙古族以外的人来说比较陌生,须“咬文嚼字”一番。“乌兰牧骑”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初的五十年代。当时内蒙古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的积极策划下,“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演艺组织,“乌兰牧骑”是一支特殊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艺团体。2018年1月7日,《光明日报》以《红色嫩芽吐芳华——内蒙古乌兰牧骑扎根草原服务人民60年影记》为题,这样介绍“乌兰牧骑”:“他们踏遍了草原、戈壁,走过了艰苦年代,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用自己的青春芳华,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不朽誓言。”“乌兰牧骑”为散落在草原各处的农牧民进行表演。一支小队,几匹马,走进草原深处,为人们带去欢声笑语,深受牧区人民的喜爱,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乌兰牧骑”一词最早出现于1957年5月《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1958年4月,《人民日报》上第一次出现“乌兰牧骑”一词,宣布“把文化艺术送到蒙古包去内蒙古试办‘乌兰牧骑成功”,并指出“‘乌兰牧骑就是巡回流动文化馆”。这是目前笔者找到的最早的关于“乌兰牧骑”的文献。那么,“乌兰牧骑”一词是如何产生的呢?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任何一个词语的出现,都是可以追溯其来源和出处的。一方面,“乌兰牧骑”是蒙古语“ulaan mochir”的音译,其中“ulaan”在蒙古语中义为“红色”,是光明的象征;“mochir”在蒙古语中有“嫩芽”的意思。蒙古语“ulaan mochir”直译就是“红色的嫩芽”。另一方面,从意义角度看,“mochir”的本义是“嫩芽”,蕴含着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指示,在原来文化馆的基础上,组成了流动的文化工作队。第一支“乌兰牧骑”是来自苏尼特大草原的苏尼特乌兰牧骑,刚成立的“乌兰牧骑”文艺团设备简陋,仅有九人,成立之初的艺术团就像是“嫩芽”。政府和人民希望这支如嫩芽一般的文艺团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茁壮成长,“红”遍整个草原。据相关文献记载:“参加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认为,文艺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果把整个革命事业比作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文化艺术事业就是一个枝叶。一支小小的牧区文化工作队,就只能是枝叶上的一个小嫩芽了。”故取其寓意。

那么,最初为何选用“牧骑”二字音译,而不是选用其他“muqi”的同音汉字对译呢?“牧骑”在古语中的释义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清代顾炎武在其作品中就用过“牧骑”一词,如“忽见奇书出世间,又惊牧骑满江山”。此处“牧骑”释义为“少数民族的军队”。鉴于“乌兰牧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我们认为在选定其名称时,或许正是考虑到了“牧骑”的这一释义。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乌兰牧骑队员时,对“牧骑”一词曾经这样解释:“牧骑嘛,我建议要骑马,成为名副其实的‘牧骑。骑上马,带上帐篷,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从认知心理学说,人们对于汉字往往会望而生义。“牧骑”一词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大草原那奔跑的马匹,进而通过“乌兰牧骑”一词联想到这一特殊的、流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宣传队。

通过以上探讨,可知“乌兰牧骑”一词的来源和命名的理据。“这支文艺工作队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为目的,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创作并演出文艺节目。”这支文艺工作队既搞宣传又搞文艺,努力丰富草原人民的文化生活,传播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再加上“乌兰”蒙古语本义就是“红色”,所以其后引申为“红色的文化工作队”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民族词典》对“乌蘭牧骑”的解释为:“内蒙古的一种文艺组织形式。蒙古语音译,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这支文艺宣传队往往是少而精悍,一人往往具有多种才艺,装备轻便,与“人员精练,装备简单,流动性强”的轻骑兵有相似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也殷切希望:“乌兰牧骑”队员们在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队歌中有这样一句:“我们是草原上的轻骑兵,送歌献舞为人民……”因此“乌兰牧骑”又解释为“红色文艺轻骑兵”。这与《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对“乌兰牧骑”的解释相吻合:“红色文化轻骑队。蒙语的音译。1957年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的适应牧区特点的小型文艺宣传队,人数不多,在基层流动演出。”

综上,我们认为“乌兰牧骑”是音译加意译的词。它既是对蒙古语“mchrio”的音译,同时也包含“ulaan”(红色)的意译。“乌兰牧骑”因《习近平回信勉励乌兰牧骑队员》再次成为流行热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重视。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音译嫩芽
嫩芽
初春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我来了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