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TV《加油吧孩子》舞台掠影 戏曲孩童各显神通 杂技小儿技艺惊人

2018-01-25常江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46期
关键词:评剧豫剧杂技

常江

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加油吧孩子》栏目,日前,连续录制了两期节目,本报记者来到录制现场看到,在“身怀绝技”的萌娃表演中期,戏曲孩童各显神通,杂技小儿技艺惊人。萌娃们年龄虽小却功力匪浅,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杂技小萌娃拿出看家绝活,技艺精彩绝伦。戏曲孩童努力学戏,痴迷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尽显戏曲传承魅力;功夫童子人小鬼大,换扣、回环、过桥、翻身,一系列超高难度的杂技动作,令人目不暇接。

“小梅花奖”与“小白玉兰奖”

首先登场的是5岁萌娃田宸子,她不仅唱起戏曲一板一眼韵味了得,还能用豫剧腔调唱儿歌。学起白鲸的叫声来也是惟妙惟肖,把加油团成员们逗得捧腹大笑。虽然穿着自己最爱的豫剧服装,田宸子却表演了一首京歌《梨花颂》,同样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接下来上场的是来自浙江的越剧小梅花奖获得者——章晌曼珠,这个名字不好念,但却让人记得住,她跟越剧结上不解之缘,在课余时间还学习了豫剧、黄梅戏、京剧、沪剧等多个戏曲剧种。章晌曼珠是浙江省唯一获得“小梅花”金奖与“小白玉兰奖”两大奖项的小朋友。

30多段的评剧唱段不在话下

接下来上场的这个宝贝来自陕西西安,學习京剧仅仅3年,就拿到了京剧“小梅花”的荣誉,而且获得了程砚秋先生儿子的赏识。接下来登场的宝贝是来自天津的评剧小妞魏均睿,小小年纪的她对评剧可以用痴迷二字形容,30多段的评剧唱段,就是成年人也会颇感难度之大,可是,魏均睿在现场却表现得顺畅自如。

李伟建和包胡尔查演绎即兴小品

来自河南新郑的萌娃郭佳佳,年小志高,豫剧唱得有声有色之余,还现场叫板“老太太专业户”李伟建。包胡尔查助力演绎小媳妇,先后与郭佳佳、李伟建共同演绎即兴小品“奇葩婆婆”。为迎战劲敌,李伟建使出浑身解数,反复折腾“小媳妇”包胡尔查,让在场的观众笑翻天。接下来登场的是京剧小神童李沛泽,他年满五岁就在上海麒迷大会上崭露头角,随后获得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六岁随师父在长安大戏院举办“麒韵高扬”专场演出,饰演关羽和徐策并博得满堂彩。小沛泽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京剧演员,还要拍一部京剧电影。”

功夫小于一招绝技惊艳全场

功夫小子牛宇童,他来自山西晋城,10岁才开始学习武术。本来教练对教授大孩子十分犹豫,怕孩子年龄大了练武太受苦;后来却发现他筋骨奇佳,10岁的骨骼比7七八岁的都软,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习武两年,牛宇童进步神速,一招“挂脖”的绝技就惊艳了全场,他还表演了独门绝技“蛤蟆拳”,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功夫的魅力。

留守儿童的父母热泪盈眶看孩子演出

最后登场的是来自沈阳的双胞胎组合——荆若彤、荆若冉。她们从小练学习柔术,筋骨的柔韧度惊人,在表演高难度杂技旋转时,引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采访得知,为了训练需要,两姐妹将头发剃得过短,经常被误认为是小男孩。节目组了解到两姐妹是留守儿童,两年未见到父母的情况后,节目组将两姐妹的父母从广州接来现场,她们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们的演出,也是热泪盈眶。

猜你喜欢

评剧豫剧杂技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高空杂技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空中杂技师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老鼠演杂技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