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声钟声皆关情

2018-01-25夏茂平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49期
关键词:佩佩声声外滩

夏茂平

今年,荧屏上推出了多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电视剧,焦点不一,有的是反映农村的变化,有的反映科技创业者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的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变迁。从普通人角度来说,在北京,40年的变化可能要从胡同的故事开始讲起,而于上海来讲,就得从弄堂故事开始了。

弄堂的故事,想必是出生于上海熟悉上海生活的人讲述得更好,如同胡同故事大多是北京籍的导演去驾驭。而令人意外的是,正在浙江、安徽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外滩钟声》则是由管虎导演。作为一位地道的北京人,电影《老炮儿》的导演,去拍摄一部充满上海里弄特色的海派电视剧,还拍摄得那么地道有特色,未免令人惊叹。

看了十多集《外滩钟声》,不禁感叹,原来管虎抓住了普通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抓住了这些情感在岁月中的变化,因此,让这部《外滩钟声》声声悦耳、声声关情,使得观众,不分南北,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情。

《外滩钟声》主要以外滩钟楼守钟人杜心生(俞灏明饰)为主线展开,讲述了老上海弄堂里几户百姓人家,自“文化大革命”后期到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的时代变迁与人情冷暖的故事。杜心生的父亲也是守钟人,在“文革”中被红卫兵、小组长家的小儿子推下楼摔死,杜心生继承了父亲守钟的事业,在多年的时代变迁中,他经历了爱情亲情友情的变化,经历了多种考验,但是还是择一事“钟”一生,单调平凡的守钟人却体现着不一样的人生。而外滩的钟声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见证了新时代的来临。

《外滩钟声》描写出了多种感情,这些感情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亮点。首先,爱情,主人公杜心生在“文革”中救助了音乐教授何音的外孙女佩佩,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然而,当恢复高考后,佩佩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学习大提琴,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在一起不般配,这份爱情面临考验。此外,杜心生的弟弟心根对于邻居胖阿姨的女儿罗曼莉的爱,罗曼莉对于小组长的大儿子阿昌的爱,阿昌对于杜心生的妹妹心美的爱,杜心生师傅女儿苗招娣对于心生的爱,小滑稽叔叔对于离婚了的胖阿姨的爱,这些爱交织纠葛在一起,有两情相悦的,有单恋的,有穷追的,但无論哪种,都让观众被打动。

之后,亲情,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杜心生作为大哥,抚养了去世的妹妹的女儿,操心着小妹妹心美、弟弟心根的工作和感情。而心根心美对于大哥的尊重和爱贯穿全剧,让观众羡慕这种情感。同样,剧中也着重描绘出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不但写了贤惠的心生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同样也描写了被称为梧桐里最坏的女人、小组长对于小儿子偏执的母爱。

亲情是复杂的,但也会成为爱情的阻碍,比如外婆因为对于佩佩的期望,对心生和佩佩在一起进行了干扰,心生的母亲也不愿意儿子和佩佩在一起。小组长因为小儿子而阻碍大儿子阿昌和心美在一起,同样,心生也阻碍妹妹心美和阿昌在一起。当亲情和爱情发生冲突时,故事就更加地吸引观众了。

抓住情,但又控制住情,适可而止,导演没让这部电视剧成为一部婆婆妈妈充满狗血情节的情感剧,而是在这些情感中表述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杜心生、佩佩、招娣一起参加高考,佩佩、招娣考上大学,心美成为梧桐里第一个个体户,弟弟心根一心要放弃铁饭碗去南方发展等等,剧中还通过曼莉理发店所剪出的发型,通过心美的服装店卖的服装,反映出时代的一天天变化。也通过佩佩最终离开上海离开心生,客观描述出那个时代不同人的追求,描述出在视野开放后,有人想要飞出梧桐里,而有人还在坚守。

梧桐里很小,但在改革开放后也飞出了金凤凰,佩佩到美国成为大提琴演奏家,心美从一个小裁缝成为服装设计师,时代变化了,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外滩钟声》用各种情感将故事串起,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老虎灶、狭窄潮湿的里弄、老相框、铁脸盆、手电筒、收音机、大喇叭录音机,《外滩钟声》从各种物件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表演上,牛彝等一批上海老演员,一下将人带到上海故事中。饰演杜心生母亲的陈瑾刚刚获得华表奖最佳女主角,而俞灏明的表演,沉稳有度,因《延禧攻略》出名的吴谨言的表演也相当不错。剧中没有炙手可热的名牌演员,却有一帮实力派演员,看他们演戏,有意思。

外婆说:“人的一生是在遗忘中走过的,爱情也会成为理想的绊脚石。”佩佩离开时说:“除了心生,我不会再爱上其他人,我永远将心留在了梧桐里。”爱一个人,虽不能相守终身,但有心足够。

这就是这部电视剧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所有的感动都隐藏在细枝末节中,看了这部电视剧,也许你会想去听听外滩的钟声,它见证了40年来多少风雨,声声关情声声动听。

猜你喜欢

佩佩声声外滩
外滩又有一群“圣诞老人”爬墙送礼物
插秧有感
马蹄花香
偶感
收集秘密的男孩
2016外滩浮华季Kickoff Party开幕派对
管好你的嘴
秋雨声声
外滩啊外滩
超级赛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