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全国作文教学名家作文教学观摩会综述

2018-01-25蔡婀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妙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蔡婀璟

“首届全国作文教学名家暨部编版教材作文教学观摩会”于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少儿作文研究中心主办,《文学教育》杂志社协办,武汉妙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共收到来自湖北、广东、河南等地区30多个单位105篇论文,近200名老师代表参会。开幕式由少儿作文研究中心秘书长、妙趣作文教学总监王红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再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先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晓苏、武汉国际楚才作文竞赛评审总监向必颖、少儿作文研究中心主任、“妙趣情智作文”品牌创始人何海燕分別讲话。

大会期间,来自全国语文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小学作文教学新思路、新举措进行深度交流与前沿性研讨,以新教材、新思维、新平台来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会中诸位著名专家从新形势下作文教学与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有效的措施。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做了“新课标下的作文走向”主题讲座。杨再隋教授认为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又必须借助语言,因此语言水平常常是思维高度水平的标志,语言的准确反映思维的严密性,语言的畅达反映思维的流畅性,语言的机智反映思维的灵活性。语言的过程就是明确思维目的,梳理思维的过程,也是增长智慧的过程,这是语言的一致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等。当代作家作品不仅用文学艺术来教育现代的人,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就是语言教学,作文的教学。杨再隋教授强调现在要把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当前社会,作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作文应该是从孩子心理流出来的最纯洁、最清亮、最干净的泉水,现在却被成人的思想污染。杨再隋教授从“失真、失语、失趣、失我”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小学生作文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指出作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所以要重视集团作战,综合训练,要把作文扩大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针对目前小学生作文的问题,杨再隋教授提出了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作文教学不仅要研究作文本身,更要研究儿童;不但要重叙事清楚,更要重积累;重方法技巧,更要重视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里面,杨再隋教授不主张模式,过分依靠方法技巧容易禁锢思想,模式容易消解学生独特的创新,把思想关进了笼子里,从而折断了学生飞翔的翅膀,写不出有个性的文章。要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就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儿童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表达生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文教授晓苏作了题为《写有意思的作文》的学术讲座。晓苏教授提出写有意思的作文,有意思即有情怀、有趣味、有美感。晓苏教授从选材、立意、表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写出有意思的作文。他强调,选材要生活化,立意要人性化,表达要细节化。写出有意思的作文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选择材料,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关注背面生活和世俗生活。背面生活容易被大家忽略,但背面生活往往是读者陌生的。世俗生活往往被认为格调不高,但世俗生活就是人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作文应该全面、立体、真实地看待生活,而写背面生活、世俗生活恰恰能显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要写出有意思的作文,立意要人性化,要符合人心、人情、人性。人性是发展的、流动的,避免类型化人物,将真善美与假丑恶相融合,写出人性的复杂性。表达的细节化就是用细节说话,细节的反复出现,细节的开放描写,细节的矛盾展示,能增强感染力,增添文章的意思。

妙趣作文教学总监、湖北省名师王红老师针对孩子习作中手不对心这一问题进行主题为《不忘初心》的讲座。王红老师从作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冲突;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冲突;求异性和安全性的冲突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今孩子心中所想无法宣之于口,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初心这一个普遍问题。在这三大冲突下,作文已不再是情感的出口,更多的是考试下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困境,王红老师提出了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初心的办法:当人文性展现的是阴暗面的时候,用工具性加以保护,也就是艺术加工。多展现生活的原型给孩子,让孩子多去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寻找一个点加深拓宽,同中求异,既保险,又不会让人觉得千篇一律。

大会期间,来自全国的作文名师与当地骨干教师同台献艺,演绎了五节不同主题、风格迥异的作文课。两天时间里分别有福建省青年名师、作家何捷演绎的教材作文《写喜欢的动物》,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名师董尚元展示的《甲方乙方》,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优秀青年老师郑玮呈现了一节新颖的课本作文《舌尖上的生活》,湖南长沙师范附小的优秀老师方耀华演示了观察作文《花生趣味多》,妙趣作文优秀老师袁静展现的绘本作文《这样也不错》。课后杨再隋教授精彩点评,真正实现母语教学法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

课后,董尚元老师与何捷老师就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经验与参会老师进行交流。董尚元老师从“立言”到“立人”的角度,阐述了作文教学的“初心”。他在《“立言”到“立人”核心素养下的变革》主题报告中指出要让习作链接孩子的生活与成长,让写作甜蜜我们的生活。通过作文给孩子提供成长的正能量,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让创新走进习作教学。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写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善于发现、敏于思考、富裕情感、精于表达的人。培养孩子们热爱汉语、热爱写作的兴趣、自信和能力,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健康成长,自由延展,成为有思想、有创造、有情趣的社会人才。

何捷在报告《百分百能教会写》中指出写作是自我表达,是与人的一种交流,要达成一定的功能。这也就是内心独白式写作,与人交往写作和功能性写作。因此,真实情境感的写作任务,写作一定要有交流的对象,有明晰的交流目的,过程要可操作,老师全程陪伴,教学要有互动,将教与写相融合,老师教难处,学生就要攻克难处;老师教在构思,学生就要学会构思;老师教操作,学生就要会操作。

闭幕式上,少儿作文研究中心主任、“妙趣情智作文”品牌创始人何海燕总结发言,并宣布少儿作文研究中心的成立,由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邹超颖揭牌。何海燕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说道,写作属于人类的高层次精神活动,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写作者通过文字体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写作中不断发现自己,发现世界。少儿作文研究中心将联合全国知名高校、知名中小学校、社会语文研究机构,集聚全国各地作文名师,定期进行全国作文教学深度交流和前沿性研讨,以写作为支点,培养一个个有情趣、会发现、肯思考、能表达的少年,培养一个个渴望倾诉而又善解人意的少年,使他们在写作中健全人格、强大内心。

(作者单位:少儿作文研究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妙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刘排教授简介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奇趣搭配
智力大闯关,妙趣挡不住
妙趣加油站
妙趣车库门
停留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