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路径

2018-01-25胡家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分享展示引领

胡家寨

内容摘要: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先介绍了我在教学中摸索的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不过只限于方法的介绍,并没有结合实例具体展开。主要的内容实在第一部分基础上产生的。主要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文言文思想内容方面探讨。在学生自主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探索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展示的快乐、分享的快乐,老师也解放了自己,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快乐。

关键词:引领 自主 快乐 探究 展示 分享

文言文讲解,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学到或者填充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但前提是老师自己要吃透文章。

讲解文言时,试着用一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让学生读一遍,疏通字词,有些学生会主动查词典解决不认识的字的。然后让一个同学读一遍,让学生能比较顺畅的读出文言的语气来。有的同学不查词典,或者别人查出来了注都不愿意注到书上的。我就会宣布,如果他读错了,就有必要把文言文抄写一遍,再到老师处读,直到不读错为止。

第二,质疑,在文中找出自己疑难的地方,标上“?”号和序号,比如说至少找三处。很快找出三处,让某个小组每个学生起来说自己的疑难处,只说出自己的疑问在第几段的几行,不解答。其他同学或者小组在听别人的疑难处的时候,也要做相应的序号和问号,这里面肯定有不少重复的问题,但尽量不重复提同一个问题。这就相当于学生问题汇总,然后让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解决,甚至可以允许学生下位跟有自己相同问题的學生共同讨论,这样总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有的同学不找,不标注,不参与,可以要求他单独抄写一句,然后翻译,直到翻译完全文。

第三,合作交流之后,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提问,学生解答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老师来解决,最好是学生解答。

第四,在讲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必须补充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要与课文的某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把这些知识点补充到专题笔记本上。

第五,把文言实词题目和文言文翻译的题目必须做到自己笔记本上。

第六,利用早自习时间重温文言考试短文和题目。

今天让学生在预习《寡人之于国也》后,疏通了字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的内容注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并且必须根据自己预习和注解的内容,提出两三个关于字词或者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然后找三竖排学生分享自己所找实词、虚词,分享自己所发现的问题。

还真是不能小瞧这些孩子。常言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只针对学生所提的一个问题,说说这些孩子的发现。

问题:“怎样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作用?”

学生甲:“五十步笑百步”的字面意思是在战争中打了败仗,有的逃跑了一百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逃跑五十步的人看到前面逃跑的人,就耻笑他们逃跑。殊不知,自己也属于逃跑之列,两者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后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点,却讥笑别人。这里用逃跑“五十步”的类比梁惠王,逃跑“一百步”的类比梁惠王眼中的“邻国之君”。梁惠王和邻国之君差不多,但是梁惠王却说自己对自己的臣民“尽心竭力”,而说邻国之君“无如寡人之用心”。

老师:说得好,梁惠王有缺点和错误,居然还不知晓,同学们认为他有哪些缺点和错误?

学生乙:“王好战”就是他的过错。梁惠王喜好战争,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学生丙:“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也是他的过错。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梁惠王为首的统治者奢侈浪费,不知道节俭,同时内心狠毒,不关心百姓死活。

老师:开头写了梁惠王在国家遭遇荒年的时候,不是在“移民移粟”,救助百姓吗?

学生丁:梁惠王的这话不可信。即使有“移民移粟”的政策,也只是权宜之计,也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如此做,并且很可能这批粮食是调拨给自己军队的。我们可以看到梁惠王这个人说话言过其实,何以见得?梁惠王说自己“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实际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事实并不是那样。

学生戊:我认同他的观点,还可以从孟子的话中可以看到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冠冕堂皇。“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话也是指向梁惠王的,指斥梁惠王不仅不管遭灾百信的死活,还怨天尤人,推脱责任。

学生己:老师,我认为孟子所说的两大段关于王道的内容,也是间接再说梁惠王做得不好的地方。

老师:他们之间有关联吗?哦!你的意思是说孟子表面是在阐述王道,实际上是指出梁惠王除了好战,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梁惠王可能在那些方面也没有做好呢?

学生己:梁惠王可能因为好战,致使百姓耽误了农时,致使百姓没办法植桑养蚕,致使百姓没有时间蓄养鸡豚狗彘,致使百姓没有时间耕作百亩之田,致使官府没有办法兴办学校,教化礼仪。梁惠王因为奢侈浪费,很可能大兴土木,所以会大肆砍伐山林。

学生甲:哦,我明白了,梁惠王的这些举动,是导致发生天灾荒年的直接原因,老百姓遭遇战争,又遭遇荒年,所以“数罟入洿池”,所以“养生”就成了问题,所以“颁白者负戴于道路”,所以“黎民饥寒交迫”,所以“涂有饿莩”甚至“白骨露于野”,所以“死葬”也就成了问题。活着的人都没有吃的穿的,都被饿死在道路上,还有谁去管死人呢。

老师:同学们说得好啊,我们为所有给予我们精彩回答的学生掌声。同学们讲到这儿,我们不禁为那些受冻挨饿,死不被葬的感到痛心,这一切的一切,说来说去都是在位的梁惠王的“尽心”“用心”的“杰作”。现在同学们知道梁惠王是什么样的人了吧!梁惠王就是一个好战为保全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的人,现在我们也更能深切的感受到孟子“王道”思想的简单和可贵了吧。

这只是孩子们提到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但是就是这一个问题,就可以把全文的内容关联熔铸起来,把梁惠王的本质和孟子的良苦用心巧妙揭示出来。我想不管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什么问题,只要他们去思考和探讨,和本次课探讨的效果都是异曲同工之妙。老师只要巧妙引导,不管通过学生讨论的那个问题,都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问题过多而不能深入的毛病。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分享各个环节,我感受到了学生的智慧与主动,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与快乐。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事先预设的,更不是老师独自一人唱出来的。我们真的应该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让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中获得知识、智慧、快乐和能力。

我什么都不需要做,让孩子们去动手,去发现,去探讨,去讨论,去展示,去分享,去快乐。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享展示引领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孩子,我们慢慢来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