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小春:“浪子回头”变暖男

2018-01-25

时代邮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陈小春工地儿子

1995年,陈小春凭借个人第一部电影《晚九朝五》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获奖感言,他只说了句:“没什么好说的,感谢全世界。”

之后不久,《古惑仔》的录像带被一遍遍复制、重播,陈小春以“山鸡哥”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成名之后,他毫不掩饰对跟拍狗仔队的愤怒,一时间舆论把他和电影中的“小混混”画上等号。在演艺圈,他“浪子”的形象存在了好多年。

2010年,陈小春与应采儿结婚,身边朋友见证了这场以婚姻为节点的转折,“成家以后,他明显成熟了、沉稳了。”有朋友评价说。过去,陈小春藏不住情绪,火气上来了直接用手砸墙。现在,他的口头禅是:“哎,算了。”

他是一个念旧的人

进入演艺圈之前,陈小春在理发店打工。1985年,他18岁,偶然考入TVB舞蹈艺员训练班,开始做演唱会伴舞。

1989年,张学润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歌唱比赛,在舞蹈演员中一眼就看到了陈小春:“他跳舞非常有型,大家做同一个动作,他就是更突出、更有魅力。”之后,张学润以造型师的身份入行,一直与陈小春合作,还为他设计了婚礼礼服。

在张学润的印象中,陈小春是香港第一个走“嘻哈路线”的艺人。“很多人模仿嘻哈,穿个肥肥的裤子就以为是fashion,其实嘻哈是一种文化,要入型入格,陈小春就有这种神态,有那种不羁的姿态和节奏。”

1994年,张学润和陈小春一起出演《晚九朝五》,“那是他第一部戏,后来得了大奖,其实在片场他常常NG,但他学得快,恰巧那个角色也是有个性的年轻人,和他当时的状态类似,他演出来就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陈小春不懂专业,他对表演的理解全从片场来,“我哪有演技啊,都是一边做一边学。”陈小春说:“我就配合导演,导演让我做什么,我就做,我给了一个反应,然后靠导演调整,他说多一点,我就多一点,直到他觉得OK。”

上世纪90年代末,年轻人还没有从《古惑仔》的热血和《鹿鼎记》的嬉笑怒骂中走出来,陈小春的歌已经开始在街头巷尾循环播放。他在《神啊,救救我》和《没那种命》里,用低沉的嗓音诉说着男人的心事。

张学润记得,陈小春挣了钱第一件事是叫他一起去看自己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想要重新设计装修一下。“他是个很念旧的人,成名以后也没有变化,一直都很贴地气,也没有过奢华的生活。”张学润说。

陈小春说他从没觉得自己是明星,这源于他刚入行的经历。当时他给梅艳芳伴舞,全世界巡回演出。梅艳芳本来是头等舱,每次在飞机起飞平稳以后都会到经济舱和伴舞演员坐在一起。“人家是大明星但一点架子都没有,没有高高在上,很平和,那才是真正的巨星。”

学会理解和宽容

大家都能感觉到,成为丈夫、成为爸爸后的陈小春开始变得柔软。“他改变了很多。”陈小春的演唱会总监、好友余文杰说,“他从家人那里得到了丰沛的爱,对其他人也更有爱的力量了,能够更理解别人。”

理解和宽容是陈小春的“妥协”,但也仅限于此,在自我与娱乐圈之间,他坚持留出令他和家人舒适的距离感。“我最不喜欢把工作带入生活,如果在家里提起工作的事,我一意识到马上就闭嘴了。”工作之外,他尽力把自己藏起来,走路都溜着边。他说如果有一支万能画笔,他想画一件隐身衣。

2017年他带儿子Jasper参加了《爸爸去哪儿5》,乖巧可爱的Jasper从节目第一期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网络视频的弹幕上一多半是粉丝给他们父子的留言。节目收官后,媒体和网友不断问起Jasper的近况,陈小春说:“请大家忘了陈胤捷(Jasper)吧,2017年的暑假结束了,他要回到学校上学了。”

陈小春一度不同意儿子参加真人秀,他怕4岁的小孩从镜头注视下回归日常生活后没法适应,后来禁不住“父子关系会变好”的诱惑才答应前往。他没有跟儿子讲要“上电视”,只说是“和爸爸一起去冒险”。

陈小春担心的影响没能全部避免,上过节目以后,儿子出门经常被人拍照,几次在机场遇到粉丝朝他大喊“Jasper, Jasper”。Jasper就会闭上眼睛扑在爸爸怀里,问他“为什么有人叫我名字?”陈小春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人家喜欢你”。“不想他在这个所谓的娱乐圈里存在吧,他还是要回去读书的。”陈小春说:“‘你是谁谁谁’‘你爸爸是谁’,没有很了不起,对小孩子而言没有意义。”

成为好爸爸

因为《爸爸去哪儿》热播,50岁的陈小春开始频繁面对媒体,“中年危机”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每次被问到是否惧怕年龄,他都坦率地回答:“没有惧怕,怕什么,我能改变吗?”

陈小春的务实是从骨子里长出来的。他从小和父母、弟弟妹妹挤在狭窄的木屋里,爸爸在工地上打工挣钱供一家人开支。十几岁时,父亲适应不了香港的生活回到广东老家,陈小春作为家中老大,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手上扎满木刺,晚上妈妈凑着灯光给他一根根挑出来,边挑边哭。“当时就觉得妈妈好伟大,并不觉得自己特别苦。”从工地到大排档再到理发店,陈小春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他还记得给家里买回第一台空调,全家人围着,一打开,“哇,好凉快。”

陈小春从来没有给儿子讲过自己的童年经历,也没有机会讲,直到那次录制《爸爸去哪儿》,Jasper不愿意住进简陋的村屋,他才第一次跟儿子说,“爸爸以前就是住这种房子。”

他当时看到Jasper因为嫌脏,用两根手指撑着椅子的样子,确实有点生气,他想告诉儿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是你碰巧才能有这么好的条件。”陈小春说:“所有小时候不快乐不开心的东西,对我以后都有很大很大的帮助,先苦后甜是对的,经历了苦日子,后面的日子都是美好的。”

对于现阶段的陈小春来说,唯有儿子是他的软肋。Jasper今年5岁,陈小春一半以上的时间不在他身边。每次出门,Jasper都抬着头问他,“爸爸你又要去工作吗?”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和大多数父子一样,他常常在儿子面前欲言又止,Jasper专注地拼玩具、看电视,他就在一边看着,插不上话。

前几天,他在外工作,Jasper突然发来一条语音,“Daddy, I' m missing you”,他来回听了好几遍,感觉自己要被融化了。

事实上,陈小春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并不太好。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在家可以一个礼拜不讲话。“从工地上回来,洗完澡吃饭,看些新闻,然后关灯睡觉,早上4点多起来,刷完牙,‘嘭’地关门,我们都还在睡觉。”小时候,陈小春每天早上起床,要靠摸爸爸的毛巾是干是湿判断他有没有出门。

他10岁前,有段时间香港连着下了很多天雨,工地没法开工,爸爸吃完早饭就在房间躺着,一直到中午11点多都还没有起来。陈小春看爸爸这样,觉得他心里肯定很烦躁,没事干又挣不到钱。他走到爸爸床前,手在他的身体上方比划,嘴里小声嘀咕:“幸运幸运,不要下雨,不好的东西走了,明天就会更好了,没事没事……”

陈小春不记得后来发生了什么,只记得父亲被吵醒,大发脾气,没给他解释的余地。“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那种行为,好像我下了咒语明天就会好了。”他说,“爸爸不理解我在做什么,直到他去世,我们也没有好好交流过。现在想想,一个小孩子的这种行为蛮天真、蛮感动的。”这是他跟父亲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沟通”,也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给儿子写了封信:“希望你以后能做一个孝子,能每天晚上回来吃饭,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希望你每个星期都要回来看看爸爸,看看妈妈、外公外婆。因为父母、亲人只做一辈子,你这辈子没有好好跟他们交流享受的话,下辈子对不起,你没机会了。”

刚进演艺圈的时候,陈小春还和母亲住在一起,朋友们晚上出去玩常约在他家碰头。余文杰至今记得一个画面:“他出去玩,他妈会在门口送,那个时候他妈妈年纪已经很大了,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但他妈妈一定会送他,开门,看着他等电梯上电梯,才关门,我一直记得他妈妈那个样子。”

《爸爸去哪儿》的镜头记录了这样一幕:画外音问Jasper:“如果有一天爸爸变老了怎么办?”Jasper连着3次执拗地说:“不要,我不要爸爸变老。”陈小春坐在一边,毫无预兆地鼻子、眼睛通红,泪水涌出来。“这个感觉是,哪怕我戏不卖座、歌没人听,都不重要,我还有我儿子,他会说‘不想爸爸变老’,我是我儿子最喜欢的人,他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陈小春工地儿子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陈小春学做饭展现暖暖父爱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