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触镜常见沉淀物及处理方式

2018-01-25王海英王翠英巩朝雁张新伟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液沉淀物泪液

文/王海英 王翠英 巩朝雁 张新伟

了解镜片的沉淀物,并且能够正确地护理接触镜是保证佩戴舒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条件。接触镜佩戴在人眼上,处于泪液等组成的环境中,该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会与接触镜发生接触,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的细胞碎片容易沉淀在接触镜表面。

沉淀物是指任何吸附在镜片表面和内部,不能被泪液冲掉且不易被常规护理方法清除的物质,沉淀物不仅影响了镜片的理化性能,也影响了眼睛的正常生理。接触镜护理的目的就是要清除这些沉淀物及污染物,保持镜片的清洁并减少致病因素,从而保持眼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镜片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正常使用。

1 影响沉淀物形成的因素

1.1 镜片材料特性

软镜材料具有海绵状特征,水分子和有机分子可以自由出入,在镜片内和镜片表面易形成沉淀物。RGP镜片材料孔径较小,沉淀物一般不易渗透进镜片的基质中,多残留在镜片表面。

1.2 含水量和离子性

软镜含水量的提高会增加沉淀物进入镜片内部的机会;离子型镜片由于镜片表面的电荷吸引,比非离子型镜片更易吸附蛋白沉淀物,而不带电荷的脂质沉淀物更易被非离子型镜片所吸引。例如,FDA软镜分类中的第Ⅳ类高含水离子型镜片,更容易吸附蛋白沉淀物,所以使用此类材料的镜片,应在短周期内更换,以避免蛋白沉淀。目前市场上此类材料的镜片均为短周期更换型,因此,此影响已能够通过频繁更换镜片解决。硅水凝胶镜片多为非离子材料,更容易因脂质沉淀物对视力产生影响,应更加注意清洗中的揉搓步骤以清除沉淀物,并尽量选择佩戴周期更短的镜片。

1.3 镜片表面的完整性

镜片表面的光滑完整性影响着镜片沉淀物的形成。例如,镜片表面的划痕和破损更容易聚集沉淀物;部分硅水凝胶镜片表面的镀膜工艺增加了镜片表面的摩擦力,也会造成沉淀物附着。

1.4 泪液性质

接触镜处于泪液之中,泪液的性质直接影响镜片上的沉淀物形成。例如:有人泪液中的脂质较多,故镜片上易形成脂质沉淀物;巨乳头性结膜炎患者泪液中蛋白分泌异常,镜片上则较易形成蛋白沉淀物。

1.5 戴镜方式

镜片的佩戴时间越长,沉淀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这些沉淀物即使用清洁液和去蛋白等手段彻底清洗仍然会存在30%左右的蛋白残留,因此长戴型镜片及更换周期较长的传统型镜片的沉淀物更多。

1.6 佩戴者的依从性

佩戴者的依从性决定了镜片沉淀物的形成,护理不当、卫生习惯不良、依从性差者的镜片沉淀物会明显增加。

1.7 环境、职业

经常处于多烟尘、高污染、酸碱挥发性环境中或从事相关职业者,镜片的沉淀物较多。

2 沉淀物的来源

2.1 内源性沉淀物

内源性沉淀物又分为泪源性沉淀物和非泪源性沉淀物,泪源性沉淀物主要来源为泪液中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质、无盐及细胞代谢产物等;非泪源性沉淀物分为:锈斑、霉菌、变色等。

2.2 外源性沉淀物

主要来源于周围环境的污染物。如:化妆品、异物以及在护理镜片过程中感染的细菌、脂质、霉锈等。

3 常见沉淀物

常见的沉淀物有:蛋白质、脂质、生物膜、胶冻块、无机盐、真菌和其他沉淀物。

3.1 蛋白质沉淀

原因:正常泪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其相应成分,佩戴接触镜后眼部的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使泪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增加。佩戴接触镜的过程中,泪液中变性的蛋白质堆积在镜片表面形成蛋白膜。

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有瞬目不良、泪液中蛋白质含量高、泪液量不足、高含水量离子型镜片、过夜佩戴镜片、镜片使用时间过长、眼表部的慢性炎症、未定期使用去蛋白酶片或护理液中不含去蛋白成分。

表现:裂隙灯下可见镜片表面透明的薄膜状或硬块沉淀物,乳白色,可部分或全部覆盖镜片,由于疏水性增加,镜片表面常积聚水滴。

影响:中度到重度的蛋白质沉积,可引起视力下降和眼球表面损伤。蛋白质沉淀物镜片的佩戴者常常抱怨眼部和眼睑有刺激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患者可出现接触镜性乳头状结膜炎(CLPC)或巨乳头性结膜炎(GPC)。蛋白质沉淀物还会导致戴镜后视物模糊、眼部异物感,并可吸附其他沉淀物如脂质、灰尘、微生物等。当镜片两面都有沉淀物时,通常前表面更严重,因为暴露的前表面易干燥。如果镜片的后表面有明显的蛋白沉积,角膜表面可能因镜片后表面的机械性作用而受损伤,造成角膜荧光染色着色。

处理:每日彻底揉搓和清洁镜片,使用含蛋白质成分的护理液,定期使用去蛋白酶片,及时更换镜片。

3.2 脂质

原因:睑板腺和Zeis腺分泌脂质,通过瞬目分布到眼表,形成泪膜的外层。佩戴接触镜后脂质转移到镜片外表面,当镜片表面有过多的脂质堆积时,则形成脂质沉淀物。睑板腺发达、泪液脂质含量过高、镜片材料容易吸附脂质、护理液含亲脂成分等原因都容易引起脂质沉淀。

表现:镜片表面有微小半透明颗粒,也可为光亮、表面疏水的薄膜,多不完整,取镜后可以在脂质膜上看到指纹。

影响:脂质薄膜的厚度和透明度不一,会影响镜片表面泪液层的完整,常表现出戴镜视物模糊和镜片脱水。

处理: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护理液彻底清洁镜片,避免采用具有亲脂特性的镜片护理液。

3.3 生物膜

原因:生物膜是眼睛对接触镜的一种排异反应。当佩戴接触镜后,镜片的机械性刺激和干眼刺激使得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加,大量的黏液吸附在镜片的表面形成透明的生物膜。较薄的生物膜经过揉搓很容易脱落下来,但长期佩戴或清洁不够使得生物膜增厚,就难以清除。形成的生物膜更容易吸附其他蛋白质、脂质沉淀物,所以经常地揉搓和清洁镜片可以减少生物膜和其他沉淀物的生成。

表现:镜片表面均匀、透明的层状附着物,揉搓后可以起皱、脱落。

处理:用含有表面活化剂的护理液充分揉搓、冲洗镜片。

3.4 胶冻块

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pH偏酸化,高含水量离子型、长戴镜片容易出现胶冻块,主要成分为脂质沉淀物,还包括少量的蛋白质、无机盐、黏液等。其他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泪液的质量、泪液中相应成分的异常、瞬目不良、镜片表面的污染等。

表现: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滑斑块,白色或乳白色,突出于镜片表面,边缘光滑。佩戴者主观感觉异物感强,镜片活动度大,视力有波动。

处理:胶冻块常出现在长戴型镜片中,一旦出现较难去除,一般需要更换镜片。

3.5 无机盐

原因:泪液中无机盐的含量过高。

表现:常与蛋白膜一起出现,可见镜片表面存在白色颗粒状沉淀,部分埋入镜片的基质中,部分突出镜片表面。

处理:用加热的生理盐水浸泡,对镜片表面产生较大损害时则需更换镜片。

3.6 真菌

原因:护理系统和镜片长期置于潮湿环境、使用不含防腐剂的护理液或过期的护理液。

表现:镜片的基质里可见黑色、灰绿色、黄色、粉红色的片状或絮状物。

处理:真菌有引起真菌性眼炎的可能,发现后要及时更换镜片和护理产品。

3.7 其他沉淀

接触镜的其他沉淀物多种多样,如锈斑、药物成分、护理成分等,需每日彻底揉搓和清洁镜片以防沉淀物对眼健康的影响。

4 沉淀物的影响

4.1 对镜片的影响

沉淀物会导致镜片脱水干燥、参数和形状改变、提前老化、变色、缩短镜片的使用寿命。

4.2 对眼部的影响

沉淀物会使镜片透明性下降,影响视力;由于眼睑对镜片沉淀物的粘附增加,镜片移动过度,产生眼睑刺激感和视力波动;降低氧传导性,增加角膜缺氧的风险;摩擦角结膜,引起角结膜上皮的刺激和损伤;发生睑结膜过敏反应,如巨乳头性结膜炎;沉淀物还会增加病原微生物附着的机会,导致角膜感染的风险增加。

5 沉淀物的检查

可以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暗室场显微镜、镜片投影仪和放大镜检查镜片表面的质量。

裂隙灯是最常用的检查镜片表面沉淀物的仪器,在戴镜情况下的裂隙灯检查即可对沉淀物进行判断,仔细观察镜片有无划痕、破损、污染、变色、沉淀、变形等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嘱咐被检查者尽量不眨眼,镜片表面液体蒸发,镜片处于半干燥状态,此时沉淀物容易辨认,是检查镜片表面较理想的时间。也可摘下镜片直接用裂隙灯或投影仪观察以明确沉淀物及其性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短周期的接触镜作为矫正视力的工具,沉淀物在临床上越来越不受重视,但是仍然有部分佩戴者不注重复查,不能按时更换镜片,护理不当,出现严重的沉淀物,致使戴镜不适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要特别强调消费者教育,确保接触镜的佩戴者安全舒适地佩戴接触镜。o

猜你喜欢

护理液沉淀物泪液
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戴塑形镜前有必要清洗镜片吗?
不同护理液对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
硫酸法钛白生产外加晶种微压水解的影响因素
牛奶变胶水
胸腔积液沉淀物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