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四十周年华诞 话食品工业成就

2018-01-25单绍骏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食品工业县域改革开放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也是中国食品工业实现历史性腾飞的四十年。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我们走的路有多么长、我们收获了有那么多。四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从一个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产业,快速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的重大转变,进而又进入了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的食品消费新阶段。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重大历史性转变。培育发展成为能够较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与制造优秀产业。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四万多家,产值实现十三万亿左右,真正成了国民经济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食品工业的今天。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及《中国食品工业》杂志,同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初期而生,在改革开放洪流中成长。见证了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参与了全行业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发展。中国食协自1981年成立伊始,就肩负起推动行业发展重任,在主持制订《1981—2000年中国食品工业20年发展纲要》,并推进贯彻落实的同时,还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信息统计、国际交流、企业发展等其他许多行业发展工作的推动行动。同样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协会又从肩负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机构,逐步实现职能转换,从行业管理到行业服务,在为行业、企业、政府三个服务过程中,体现出行业组织的社会价值,用新的形式与内容,为行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服务。

在回望食品工业大发展过程中,有几个不同视角,可能会值得我们重点回顾。

一是食品企业。企业是产业的主体。各类不同类型企业的成长之路,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典型性侧面。食品企业由于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的企业所有制,而形成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改革开放中是不同的参与者和相同的贡献者。所有类型的食品企业,都从改革开放中受益,也都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此外,食品企业地域不同,品类有别,规模大小不一。这种种差异,正是不同特色所在。所以,食品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的回顾中,食品企业大有文章可做。各类典型食品企业的历程叠加,共同形成了四十年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食品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群体是行业发展的发动机。改革开放四十年,食品产业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改革家、发展家、企业领袖和行业标杆。同样由于企业背景不同、条件各异,食品企业家也是各具特色,各有传奇。而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主们,虽然默默无闻故事不多,但同样重要的是,所有企业家都共同承担着社会责任,都共同为食品工业发展尽心出力,人人都有一本发展史。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食品产业发展历程,各个时期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家是重要的观察亮点。

三是县(区)域食品工业经济发展。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发展既是我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中的亮点,又是国民经济重点中的重点。县域食品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已经成为不少县(区)域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其中,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自新世纪初开始,悉心培育食品工业强县(市、区、工业园)的工作,历经十八年持续不断的推进,已经培育出170多个食品工业强县、市、区,以及一批重点食品工业园区。这些以食品工业为县域支柱型产业的县级单位,不仅数量在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五大发展理念等新时代的新理念,正在引领县域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中,县域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重点版块。

四是食品产业重大发展问题。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一个不断用改革精神解决改革开放发展问题的持续性进程。情况不断变化,解决老问题后又面对新问题。食品产业发展正是这样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发展变化,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包括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深层次问题、食品安全与社会公信力严重受损问题、新经济条件下跨界融合问题,以及区域食品经济产业生态培育等问题。在充分总结成就的同时,认真思考问题,会更有利于行业进步和企业与地方食品经济发展。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过去四十年,中国食品工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借此机会,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拿起笔,凝神静气的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行业、企业、地方发展,留下宝贵记忆和深度思考。也为再出发,做好准备。

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鼓与呼、思与想,让我们一起行动!

猜你喜欢

食品工业县域改革开放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PLC旋转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