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旅拍作品找一个主题

2018-01-24袁野

焦点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乡庐山切入点

袁野

很高兴通过《焦点》杂志和大家聊聊旅拍的那些事。其实旅拍是非常主观的事,旅途中发生的故事,遇见的人,自身的感受,才是旅拍作品的血肉,所以这篇文章也没有所谓的旅拍攻略,纯属聊聊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我一直觉得纯风光的堆砌并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旅拍作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才能让我们的作品变得完整。我自身是一个非常感性(矫情)的人,表达欲又很强,所以我总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注入人文情感和观点。例如近期大疆举办的“带着无人机去旅行”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部旅拍作品。在我确定目的地庐山后,更多的思考并没有放在庐山哪里最美,日出几点,银河方位在哪,而是在找一个可以和目的地切合的选题。

一顿捶胸顿足后,终于想起那句小时候都背过的《望庐山瀑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自身的所观所想不一定是客观的,只有当我们走出那道禁锢我们的无形屏障才能追寻到真实的答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旅行可以净化心灵”之类的鸡汤文流窜在朋友圈的各个角落,于是我想借这个选题,通过这次庐山的旅拍,探讨一次:每天三点一线疲于生活的我们和向往旅行向往自由的我们,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在明确的创作诉求定下后,于是有了下面的画外音。

“都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飘在空中的海。

可是我平常连天空都不常见到。

我真的很想去那里看看。

这里和城市究竟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气味吗?

还是脚踩在地上的感觉?

又或者,是水的温度?天空的颜色?是不是,在远离城市和喧嚣的地方,时间流逝得会慢一些?

告诉我时间的,

不再是手机屏幕和上班的人潮,

我有多久没有这样认真地去感受过脚下走过的路了,

也许,当身体精疲力尽时,

精神才会感到轻松,

当我一步步迈上阶梯,

登上最高的山峰,

成为我唯一的目标。

我平常生活的世界,

何尝不是一座庐山。

我身在其中,

所以看不清楚,

我跳脱出来才明白,

向往独立空间的我,

和嘈杂生活中忙碌的我,

都是美好而真实的。”

在出發前带着这份文案去取景让我的拍摄变得非常高效,比如“飘在空中的海”我航拍了一段云海作为比喻,再比如“有多久没有认真地感受过脚下走过的路”这里我设计了一段主角在森林里奔跑的升格画面。奔跑的状态很适合放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又很贴合画外音。所以一个与旅途巧妙切入的选题和一个好的文案意味着我们的旅拍作品完整了一大半。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切入点也没关系,有一次我去新疆旅拍,没有做任何功课,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我到达禾木村的第一天,我花了一晚的时间找到一首当地语言的诗歌,让哈萨克大叔用哈萨克语把这首思乡的诗歌念了出来当作我那部旅拍的画外音,旅途中反馈给我们的灵感往往更加真实感人,于是我带着思乡的情绪去取景,完整地完成了那次的拍摄。所以旅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套路,它不是可复制的,每一段经历都会反馈给我们最真实的影像。带着强烈的表达欲去创作,你会发现自己的作品有不一样的惊喜。

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乡庐山切入点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做一次庐山客
思乡与蛋白酶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