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8-01-24苏亚南

职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苏亚南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是侃侃而谈的主讲人,而应是教学的主导者、启发者和组织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在语文课堂中,情境创设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本文将就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做简单的探讨。

一、情境创设的作用

1.有蓄势引导的作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强调了启发的重要性。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实现愤而启、悱而发的教学愿景。

2.有激发情感的作用

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師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打动学生,而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情景再现的铺设中寻找真实感、认同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3.有取精用宏的作用

情境创设可以把文章中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呈现,在细节刻画、主题深化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二、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的优势

一是情绪和语言的感染力强。语文教师偏感性、情感丰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对文字的敏感度高,这有利于在课堂上顺势穿插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能力拓展和德育教育。

二是语文是极具魅力的学科,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诗词歌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及感情色彩。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把文字的意境、思想、情感都呈现出来学生就会在联想、模拟、代入等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完成与作者作品的交流,达成默契。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创设的几种办法

1.情绪感染法

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情感体验会相对单薄,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模拟相似的场景人物活动,学生的参与感就会加强,对事件人物的分析理解就会更透彻更厚重。当学生的意识和作者观点达成共识时,教师便能以情感人,教会学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塑造。

在学习课文《合欢树》时,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母爱的话题进行交流,但学生的总体评价却受制于伟大、无私等思维定式,缺少应有的温度。于是,教师适时加入一个心理体验的环节:让每位学生分别写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五个人,并分四次逐步对五人进行取舍。刚开始,学生对划去的名字(角色)不以为然,后来表情逐渐凝重,当划到只剩两人时,纷纷表示选择艰难、不能落笔,原因是纸上只剩父母了,学生们动情落泪,说起自己曾经的淘气任性,说起自己种种的后悔和歉疚。当学生对“失去”有了切身体验,面对“拥有”便不再心安理得,便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痛,学会珍惜亲情。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可以很好地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在课文《好雪片片》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模拟“我”与流浪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帮助大家捕捉细节;在《卖白菜》的一系列情节冲突中,教师请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母亲”对白菜的珍视、孤寡老人对钱的重视、不懂事的“我”的报复和悔恨……所有的剧情都变得简单直观,课文主旨简明深刻,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品格教育呼之欲出。

3.音频、视频渲染法

(1)音频效果尤其适合诗歌教学,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声音对于文字信息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它可以帮助人们感受现场,传播情绪;其丰富立体的声效可以诱发人的想象力。

(2)视频更具直观性,适合小说的辅助教学。它可以跳出时空限制,使故事饱满、人物形象具体、情节逼真、主题鲜明,再加上其他艺术表现手法的渲染,很容易使观众集中精神产生代入感,沉浸其中,身临其境。

总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灵活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帮助学生打开自主探究的大门,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情感移植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