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在居住区的设计实践

2018-01-24李晓阳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2期
关键词:植草径流草坪

李晓阳

LI Xiao-yang

(山东省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Zibo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1 海绵城市的居住区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更多的理解用在解决内涝问题,也就是大雨过后的城市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无法应对城市内涝。每逢雨季,许多城市出现“看海”景观。对于像山东淄博这样极其干旱的城市,虽然从未发生内涝,可这里走向另一极端,就是干旱。

淄博本来就处于干旱地区,再加上较快的城镇化进程,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张,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水体条件,破坏了原有的“绿色”自然条件,整个城市变成“灰色”的人为工程设施。

基于现状,在居住区设计中尝试了一些海绵城市的理念的具体实践,本文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居住区设计的应用进行探讨。

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海绵城市应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优先采取各类生态型措施,加大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开发建设后的城市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干旱,节约水资源,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可持续循环。对于淄博市而言,对雨水的吸收、储存、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在住宅小区中所作的工作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使雨水尽量储存起来作为住宅小区水景、浇灌以及路面冲洗。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的体现

2.1 居住区道路水的回收、存放

居住区设计中首先使居住区内道路都为透水铺装,把这些需要铺装硬化的地面做成透水地面。透水地面是有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联通的多孔型结构组成骨架,可以满足交通使用及铺装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地面铺装。首先消防车道路面做成透水水泥混凝土,其次对路牙石加以特殊开口设计。对于开口路牙石位置的绿化带,也就是径流汇入的地方,增加沉砂池、植草沟等较好的净化径流。为提高净化、滞留效果,确保雨水径流完全渗入地下,对绿化带加强竖向设计,将适量的软式透水管埋入绿化带底下,以使雨水径流随管道排入末端的卵石景观水池。同时,为提高透水率,在软式透水管的外围铺设一层级配砂石垫层,做好种植土填埋作业,种植适量具备较强污染物固定能力、耐淹能力的植被。

2.2 透水砖 、草坪砖的使用

居住区内大量的人行道、停车位等铺装地面,对这一部分的雨水收集利用,数量非常可观,可有效缓解硬化路面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海绵居住区很形象地反应了建设要求。通过透水砖,草坪砖铺装,这样既能有效的吸排雨水,又起到了初步过滤净化污水,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透水砖、草坪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保持土壤湿度,多余的经软式透水管随管道排入末端的卵石景观水池。在极端强降雨天气,透水砖 草坪砖能够缓解地表径流,径流曲线平缓,峰值较低,流量缓升 缓降,缓解排水系统的临时泄洪压力。同时透水砖 草坪砖能够吸收水分和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度 湿度,从而调节居住区的小气候,缓解居住区热岛效应,改善居住区的热环境。居住区内使用透水砖 草坪砖能够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居民行走。同时因透水砖 草坪砖表面有微小凹凸,能够吸收噪声,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微小凹凸能够防止路面反光,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雨水渗透计划”,在停车场 广场 步行街 自行车道等地方铺设了大量透水性路面,使用的透水性路面砖,起到了雨水渗透利用的效果。

2.3 屋面雨水收集

小区屋面尽量做成绿色屋面既种植屋面或屋顶绿化,绿色屋面依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依据当地气候及物业管理现状,把属于个人的花园屋顶考虑的荷载较大,做成花园式屋面,有用户种植。公共屋面在屋面局部设置了模块化的绿色屋顶,包括组合式种植容器与生态型种植容器,由物业管理。屋面雨水经雨水管排至地面,地面设置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既植草沟,通过植草沟有组织的排放雨水至卵石景观水池。这不仅能够排放收集雨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起到连接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作用。再沿各单体雨水管及小区道路设置一定数量的植草沟结合地块的地形 地貌做相应处理。

多余雨水的存放,结合小区景观设计,设置了多处卵石景观水池,雨水罐等,基本控制在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30m3的雨水储存容积。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小区内的雨水被全方位控制,通过设置屋顶绿化,透水路面铺装,植被浅沟,景观水池等使得雨水有组织排放,储存并通过土壤过滤 植物过滤,降低雨水中污染物浓度。

3 总结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完全落实的案例可供参考,各种方法的摸索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 完善,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每一个部件的有机组合,因此在居住区设计建造中有必要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采取这一系列的透水收集措施,也并没有加大投资成本,反而带来很好的居住环境,即提升了居住区品质,又对有效缓解城市干旱,节约水资源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可行 有效的措施将该理念落实到具体工程中,与城市规划中的水系保护,水资源利用,等相关规划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兼顾经济 环境及社会效益,用科学规划指导居住小区健康 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一个环节成为海绵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植草径流草坪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干植草沟雨水径流滞蓄截污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草坪理发
植草沟在城市降雨径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都爱大草坪
十六岁去表白
16岁的表白(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