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迅速崛起的印度图书出版市场

2018-01-24

今传媒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版业图书印度

王 娟



迅速崛起的印度图书出版市场

王 娟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研究借鉴国外各相关市场是我国图书出版业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印度是中国的邻邦,也是全球图书出版的重要市场之一,其图书出版业在世界上排名第七,印度的英语语种出版业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对印度图书出版市场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弥补以往学界偏重研究欧美市场而忽视学习借鉴其他市场的研究不足,有利于我国图书出版市场更全面的发展。

图书出版;儿童书;图书贸易;图书外包

印度的图书出版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全球图书出版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印度出版业在世界上排名第七,印度的英语语种出版业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当前,印度的图书出版市场呈现出市场发展迅猛、儿童书市场成为亮点、图书贸易和图书外包服务业繁荣等发展特点。

一、印度图书出版市场迅速崛起

从市场价值看,印度的图书出版市场2013年迅速扩大,上升了11.4%,达到22亿美元,市场在2009~2013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9%。就市场价值前景而言,印度图书市场整体表现预计将有所提高,到2018年底,印度出版市场价值预计达到39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增长77.3%,2013-2018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1.5%。从类别细分看,实体销售是印度图书出版市场中的最大市场,占市场总价值的99.5%,数字销售占市场的剩余0.5%。从地理划分看,2014年印度占亚太图书出版市场价值的4.4%。从市场竞争看,在快速扩张的市场和国家主导市场的商家缺位中,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印度的市场竞争局面。

2013年,实体业务作为印度出版市场中最活跃的模式,贡献收入值为22亿美元,相当于市场总价值的99.5%。数字业务贡献收入值为1120万美元,相当于市场总值的0.5%。印度的图书出版行业,60%的出版物为教育类图书,其他的主要是贸易类图书[1]。印度拥有超过10个文学图书类节日,包括广受欢迎的斋浦尔文学节(Jaipur Literary Festival)和在特里凡得琅(Trivandrum)举行的海伊文学节(Hay Festival)。印度是先后两次(1986年和2006年)作为主宾国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展(Frankfurt Book Fair)的国家,这足以证明印度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性。

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国家主导市场中的出版商缺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印度的市场竞争局面。部分年轻人趋向于网络购买图书的行为,终端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比较价格。小型出版商们要经历不断地竞争,因为他们不能与规模较大的连锁店和网络零售商竞争,也不能进行价格激战。许多零售商们在销售纸质图书的同时也出售替代品,如有声读物、二手书。多样化销售模式极大地削弱了竞争。在未来几年,预计印度的图书销售额还将成倍增长。

二、印度儿童书市场成为发展新亮点

根据印度出版行业估计,印度儿童出版物占印度英文出版行业(包括进口)规模的15%左右[2]。根据尼尔森图书调查公司的数据可知,仅在2011年的上半年,印度出版业中的儿童、青少年和教育板块的出版物数量增长率高达27%,价值额增长高达38%[3]。

2010年,印度国家图书信托基金会(National Book Trust of India)做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青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将近8300万人确认自己为图书读者。其中,58%的人处于或者低于大学入学考试的水平,这说明印度的青少年图书产业是全球该类型市场中的最大市场之一[4]。这意味着儿童类和青少年类的图书市场十分巨大,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尽管拥有这些惊人的数据,但是十八岁以下的高质量文学和非小说类的市场并没有被开发出来。

印度是一个对教育和信息极为重视的国家。印度学术出版始于1980年,如今仍然盛行。新兴中产阶级不仅重视充斥整个市场的励志和管理类书籍,同样重视教育和一些小说类文学图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科书出版是印度儿童出版产业的基础。尤其是在国家独立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儿童出版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儿童图书的独立出版商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卡拉狄童话(Karadi Tales)、图里卡(Tulika)、塔拉(Tara)、年轻祖班(Young Zubaan)以及卡萨(Katha)等书商就是代表。同时,印度学者出版社、海燕出版社以及一些其他的跨国出版商,都在出版儿童类读物并以此进入印度出版市场。从那时起,将各个区域的语言翻译成英文也成为印度出版行业中的重要环节[5]。在印度,新兴的经济独立的中产阶级正在探索和推进数字化的投资。然而,印度儿童中至少有99.5%的孩子难以接触到数字技术。印度语言的多样性也是印度图书数字出版的另一个问题。只要平装书比电子书更便宜,数字阅读市场就不太可能超越传统图书市场。就印度儿童出版而言,在未来可预见的市场内,数字出版获利空间很小。当前,低识字率、口头讲授故事的传统、缺少良好的图书馆基础设施、注重学术成就而非创造性成就、数字媒体的出现、印刷和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使得印度儿童图书市场仍然面临着很多发展障碍[6]。

三、印度图书贸易和图书外包服务业繁荣

法兰克福书展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2009年的《德国图书和书商统计》报告表明,在图书许可证贸易领域,亚洲体现了其重要性(这当中包括了拥有78个许可证的印度)。尽管其20%的市场份额只是东欧的一半,亚洲市场还是表现出色。报告继续提到,儿童类书籍的贸易变得十分繁荣(尤其在亚洲国家),这一点在新德里世界书展(New Delhi World Book Fair)上得以证实。整个儿童读物的部分占到了许可证贸易的25%[7]。儿童书籍中大量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至2010年印度图书出口价值为16亿卢比,大约占据世界出口额的0.5%[8]。印度印刷行业通过配备先进的印刷技术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近些年来,改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支持、纸张的易获得性、交通的完善(如港口、道路)等因素都在改变着这个行业。

与此同时,因为经济与效率的原因,大量的全球出版商到印度寻求外包服务。在印度,图书的内容服务行业比主流出版业增长更快,并比以往有更多的服务提供商。早在1977年,麦克米伦出版集团(Macmillan)就开始了其在印度的离岸外包业务。印度图书外包服务业的成功将越来越取决于优质的质量、低廉的定价以及精干的出版商。

印度有望成为图书出版外包服务的全球领先者, 该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并且迅速在价值链中上移。印度为全世界的图书出版商提供诸如内容开发、研究和权限管理、杂志和漫画书生产、复杂插图等服务。印度供应商已经开始关注和投资图书外包服务的培训、技术以及创新等领域。数字领域的供应商提供如转换电子阅读器格式的服务,极大地扩大了离岸出版市场业务。印度国内的信息技术优势使其自然成为一个数字转换和其他媒体服务的外包中心,全球图书出版业60%的外包业务是在印度完成的。

四、图书出版市场出现集团化运作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出现了自由化风潮,开始允许外国公司在印度设立机构并开展业务,而不是之前实行的强制性的少数控股。这大大改变了印度出版产业的格局。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商店,并为印度出版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对国外投资的开放也意味着,国际出版商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大国的出版市场需求和创造性的资源,印度成为全球出版产业的一个重要市场。2012年,印度政府也在外商直接投资多品牌零售的领域中发起了有争议的改革,这对出版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竞争淘汰,印度的图书出版市场运作逐渐显现出集团化的特点,集团化的运作方式使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并具有可持续性。

五、图书出版市场面临发展瓶颈

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样离不开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状况。印度图书市场虽然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其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印度的总体经济并不发达,各项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客观原因,对于印度图书出版市场的数据统计是非常困难的,统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主流传统的销售渠道,对于非主要渠道销售、网上在线销售以及非大中城市图书销售的数据则很难统计。有限的统计渠道和落后的统计方法很难满足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印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个非常难以跨越的障碍——语言。根据2001年印度的官方调查,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语言在印度就有30多种,使用人数超过一万的语言在印度有122种之多。除此以外,还有数百种地方方言。在这种多语言的情况下,图书出版数据的统计带有一定局限性。印度的人均出版图书量为每10万人中,有8人出版过图书。这个数字相比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要低得多。在语言方面,每10万人的人均出版物中,6.3%是孟加拉语,6.2%是古吉拉特语,5%是印度语,4.8%是坎那达语,4.2%是泰卢固语,3.9%是乌尔都语,7.7%是阿萨姆语,其中阿萨姆语是使用率最高的语种。泰米尔语和马拉雅拉姆语的出版物在出版行业十分活跃,即使讲阿萨姆语的人口数量很少,但是有关阿萨姆语的出版物要比马拉地语、孟加拉语、泰卢固语、古吉拉特语或坎那达语活跃的多[9]。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印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再次,识字率和阅读时间也影响着印度本土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印度人口普查报告,2011年印度的识字率达到74.04%(相比较1947年为30%)。这说明每四个印度人中,就有三个人具有读写能力。2005年的全国读者调查显示,阅读花费的时间有明显的上升——从2002年的平均每天30分钟到2005年的平均每天39分钟。这种增幅在印度的城市里尤为明显(从每天32分钟到每天42分钟)。但事实上,这些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非常值得商榷,印度的很多地区仍存在着大量的文盲和低文化者,图书并没有成为印度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这直接影响着印度图书的销售和普及。

[1] 数据来源于MarketLine Industry Profile,Books in India,April 2014.

[2] http://www.telegraphindia.com/1100801/jsp/7days/story_12755840.jsp. Accessed 25 April 2012.

[3] http://www.business-standard.com/india/news/shri-nath-sahai-publishing-industry-onroll/358315/. Accessed on 16 May 2011.

[4] http://publishingperspectives.com/2011/04/the-indian-invitation-publishing/. Accessed on 17 May 2011.

[5] http://aptstudio.com/timesemit/2009/03/18/overview-of-the-indian-publishing-industry/. Accessed on 12 May 2011.

[6] ManasiSubramaniam, Children’s Book Publishing in India.Pub Res Q(2013)29:26-46.

[7] http://www.buchmesse.de/pdf/buchmesse/buchmarkt_indien_e.pdf. Accessed on 26 April 2012.

[8] http://www.printweek.in/Feature/284243,bookonomics-of-indias-exports.aspx. Accessed on 27 April 2012.

[9] http://www.business-standard.com/india/news/shri-nath-sahai-publishing-industry-onroll/358315/. Accessed on 16 May 2011.

[责任编辑:艾涓]

2017-12-25

王娟,女,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传媒经济与文化贸易研究。

G239

A

1672-8122(2018)02-0077-02

猜你喜欢

出版业图书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图书推荐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班里有个图书角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