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漫画轻骑兵: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2018-01-24齐敬岩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肖像漫画大赛

齐敬岩

漫画艺术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是绘画艺术中的轻骑兵。它既可以信手拈来、随手而就,出入寻常巷弄的百姓生活,也可以登美术馆的大雅之堂,一展国际漫画大赛舞台的风骚。尤其是今天互联网时代,读图大行其道,漫画尤其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欢。由于漫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漫画对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感情认同和价值观求同,作用尤其突出。

一、国际漫画竞赛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 & 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一带一路的内涵和范围

“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有三: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重点方向有二: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目前已有64个国家加入,包括亚洲43国,中东欧16国,独联体4国,非洲1国。“一带一路”跨度大,范围广,是多国家、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明交融的网状地区,具有鲜明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取得和平、发展共识,摒弃文化误解,增进感情交融,是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先行前锋。

2.漫画是突破语言障碍文化交流的轻骑兵

漫画是无声的世界语,是超越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等媒介的交流工具。“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首先要突破交流障碍,才能实现价值观上的求同存异。这就是漫画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价值所在。国际漫画,尤以无字漫画见长。漫画的读图属性,使人一看即懂,从而在心理感受上实现共鸣,绕过了文字、语言壁垒,突破了民族、种族、国家、宗教的障碍,实现不同文化背景间的文化交流、认同和理解。

漫画,在西方漫画学术研究中有另一个名称——图像文学。这个概念更加深刻地拓宽了漫画的内涵和外延,一幅漫画可以像散文、小说、诗歌一样具有文学的属性。从国际漫画比赛的作品来看,漫画作品确实属于文学范畴,或者说从这个角度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漫画作品,漫画毫无疑问是世界性通用普适的文化载体。国际漫画表现主题宽泛、多元,如环保卫生、家庭生活、道德伦理、反战和平,等等,都是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和体会到的,是对人性的刻画和表达,更是感情共鸣的窗口。从表现内容上,漫画更加注重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以小见大地引人思考。

3.一带一路地带的国际漫画基础和条件

“一带一路”能够促进国际漫画的繁荣昌盛,漫画竞赛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基础。一般来讲,世界漫画竞赛的国家综合实力,主要从参加比赛的作者数量、作品入选数量(质量)来评估,数量说明漫画创作的群体量,入选数量则是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以2017年罗马尼亚DEVA国际漫赛排名来看,世界漫画竞赛的强国大部分在一带一路范围之内。如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伊朗、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波兰8席,占80%。进入世界排名前20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黑山,加在一起,占比数达到75%。一定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国家的漫画代表了世界漫画主流,具有国际漫画竞赛的雄厚基础和强劲实力。这些国家不仅有着众多的漫画家和漫画爱好者,还经常组织、举办国际性漫画大赛,形成了良好的漫画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漫画的交流媒介和工具价值突显,在认知和接受程度上无隙对接,虽然文化背景不同、语言文字不通,但有着共同的漫画氛围和基础,便于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共识的接受和认同。

二、国际漫画竞赛活动的规则逐渐模式化成熟

不同国家举办国际漫画大赛,有的是出于对漫画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发扬,有的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有的则是漫画受众群体的喜好和人才培养。纵观世界漫画竞赛强国,例如伊朗、叙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几乎都有专业的、有连续性的互联网站,用来发布漫画竞赛信息、漫画新闻、优秀漫画欣赏等,对传播民族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国际漫画竞赛的举办的不断成熟,基本上形成模式化比赛规则。

1.国际时政/新闻漫画大赛

举办这类漫画大赛的有联合国、葡萄牙、印度等少数国际组织和国家。以表彰鼓励在时政新闻漫画创作中出现的优秀作品。

一般来讲,漫画竞赛组织者本着艺术交流的目的组织比赛,并不具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漫画大赛不是政治的角逐场,主办方不希望成为对立面或者受到批评、抵制。因此,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要求提交作品发表的刊物名称、作品复印件,标注发表时间、刊物的地址等,提供能够证明作品真实发表的一切信息,以获得参赛资格。主办方这样要求,其实质上是对政治责任和风险的规避。有的还要专门做出声明,时政新闻漫画涉及政治立场,不代表主办方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一般参与这类新闻漫画的记者、新闻媒体人较多。除了约稿,普通作者一般很难发表敏感的时政新闻漫画。因此,大多也无法获得参赛资格。

2.常规国际漫画大赛

常规国际漫画比赛,打破了地域、语言、文字的限制,一般不限制参赛对象,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除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外,没有其他限制条件。但参赛作品要尊重约定俗成的规矩,尽量避免无意义无价值的争议。显然,一些涉及政治观点、态度的漫画会第一时间被淘汰出局。常规国际漫画比赛有三种情况:

一是主题漫画。命题漫画就是给一个特定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为使漫画家都能够入画,主题一般较为宽泛。同时也有围绕特定的需要的情况,如文化传播、旅游开发、纪念等等。围绕主题,可以创作讽喻漫画,即有哲理性、深度意境的漫画作品。以表达对世界重大问题的关注,表现对人性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还可以创作幽默漫画,就是纯粹幽默搞笑的娱乐漫画。

二是肖像漫画。肖像漫画,以幽默化、夸张化的方式刻画政治、娱乐、影视、体育、科学等各界名人的头像。传统肖像的美术描绘,要求写真写实,在形似基础上以形写神。而国际漫画比赛中的肖像漫画,有的可能不形似也不神似,但一定是幽默、搞笑的,这是肖像漫画的基本要求。一幅好的肖像漫画不仅形神兼备,特点突出,还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成就。成就标签化,常用标签化的道具或工具来处理。

三是自由创作。无命题,则可以提交任何漫画作品。这类漫画比赛,实际上比主题漫画创作更难。主题漫画创作时有方向,有目标,可以触类旁通,借鉴联想。但无主题漫画创作,方向感突然缺失,思想无法聚焦,因此自由创作反而更难,但同时也能出佳作。

3.参赛作品投寄

一般来讲,有三种方式。

一是传统的原作邮寄。这种情况要求邮寄原作,即使不是原作,打印件要有作者签名,一般不接受复印件和照片。由于原件邮寄,对于退稿都需要花费不菲的邮资,程序比较麻烦。目前原件邮寄参赛的方式逐渐淡出主流。

二是电子邮寄。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一般要求作品大小A4或A3格式,电子文档要求300DPI分辨率,RGB、JPG或PNG格式,不超过5MB大小。电子邮寄作品,直观直接,快捷简单,是目前主要的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三是网页上传。通过特定网页上传作品,这是漫画作品提交的新方式。网页上传能够避免人工收寄作品容易出现的纰漏、差错现象。也为网络化评审提供了可能。网络评审,使评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审阅作品,提出选汰意见。作品公开公示,阳光评审,以确保评审的公正和客观,为保证大赛的作品质量提供制度化、程序化和公示化的保障。目前国际漫画大赛越来越多地采取网页上传的方式进行。

三、参加国际漫画重在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复兴,要有文化自信和软实力,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力量。艺术家的责任不是发表几幅小画赚点稿酬,而是传播中华文化,如同品牌一样。中国品牌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成为世界品牌。漫画也是一样的道理。缩短与世界优秀漫画的差距,不盲目自大,坐井观天,是我辈漫画人需要努力的。

1.尊重规则——从欣赏优秀获奖漫画作品入门

一般观众最初接触国际漫画作品,总会觉得看不懂。其实,有看不懂或理解不了的也很正常。毕竟世界上不同民族、种族、宗教、国家、地区的人们,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差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也各个不同。不了解哭墙的历史背景,自然看不懂以哭墙立意的漫画,对圣传故事一知半解,当然也不会理解含有《圣经》典故的漫画的含义。如同我国当年参加WTO就要接受WTO的规则一样。参加国际漫画比赛,当然也要接受约定俗成的漫画语言和程式,因为漫画不仅自己能够看明白,更重要的是让别人也能看懂,这样才能够达到思想表达、感情抒发、信息传递的目的。因此,多看国际漫画大赛的作品,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非常必要。过于中国化的东西,虽然画出来中国人能懂,但不见得外国评委也认可。例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有的外国评委就不一定清楚一群人围个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所以在选材上要尽量避免。

2.手绘为王——体现中国绘画的历史和传统

从获奖漫画作品来看,获奖的漫画大部分是手绘。中国绘画历史悠久,笔墨纸砚都有传承和讲究,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了中国书画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表现工具的多样化,也给表现方式更多的选择。从手绘和电脑制作来看,运用电脑工具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参加比赛的作品,应尽量避免电脑加工和制作。因为大赛作品是要展览上墙的,手绘的作品才更有作品真实性,数字作品打印效果再好,都无法与手绘相提并论。从历年各个国家对手绘作品的青睐可以看得出来,大赛尊重各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创新的方式,因此中国水墨漫画表现方式,在国际漫画比赛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隐喻幽默——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典故

无论主题漫画还是自由命题漫画,都要把握清晰的创作思路,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经史子集、鼓词评话、戏曲典故,其中含义博大精深,可谓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但在国际漫画比赛中,人和物抽象化了,文化背景犹在,可惜却少见中国元素。国内漫画典故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取材于四大名著,真假李逵、草船借箭、唐僧取经等等,喻意让人一目了然、忍俊不禁,反之,同样的用典却没有在国际赛场发挥出来,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文化影响力还不够,二是说明我们漫画人还不够自信,三是我们自己主办的国际漫画大赛对中国元素认可度不高,片面国际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大胆使用中国元素是中国漫画的生命,增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的主阵地意识,否则我们画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而不是中国的。

4.通用普适——练好肖像漫画不放弃

肖像漫画,以夸张幽默的形式描述世界名人,这种漫画老少咸宜,是国际漫画比赛中比较热门的画种,也是漫画艺术交流最简单的方式。相比于幽默、讽刺、表达,肖像表现漫画不需要过多的知识铺垫和情节准备,只需要像,然后是幽默,这两者的结合,就是肖像漫画。世界影视明星、政治家、运动员等都可以入画,而且漫画的效果特别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名人,以娱乐化给观者愉悦感。国外报刊漫画中,肖像漫画一般不作为单独的作品,而是融入新闻漫画之中,画好肖像漫画会使作品更加出色。画好肖像漫画,同样在国际漫画大赛中可以取得一席之地。

5.画外之意——加大漫画内容的信息量

欣赏国际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漫画的信息量。评价一幅漫画作品的优劣,要看其是否具有打动人心的触点,能否让人产生与人分享的情感,优秀作品就有这样的魅力和能量。传统报刊漫画,一定意义上是宣传画,讽刺批评一目了然,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直接就好。人物画得不像,就用文字标注,只要主题突出,没有歧义,报刊是乐于选用刊发的。其结果就是漫画直白而缺少回味和思考余地。这不是漫画艺术表现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故事讲述方法的问题。一幅优秀的漫画,要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应该是一个曲折而幽默的故事,信息量很大,需要对画中元素逐一分析,然后恍然大悟而得幽默意趣,这种经过分析思考而得出的答案,让人有更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比直接简单的说教或者挠胳肢窝式的幽默要强得多。

猜你喜欢

肖像漫画大赛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