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困境解析

2018-01-24贾倩如陕西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困境音乐

□贾倩如 陕西师范大学

当前我国西部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其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困境要解决。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音乐教育,本文对当前所存在的教学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困境的方法。

一、当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困境

(一)多数学校对音乐教育认知不足

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及有关领导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对学校除正科以外的学科均不重视,特别是对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更是重视不足。多数学校认为,学生的升学成绩和这类科目无关,所以很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时也遇到很多问题[1]。

(二)基础条件薄弱

部分学校虽然开设音乐课程,但因为基础条件不足,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往往力不从心,学生对音乐课也缺少兴趣,这样的音乐教育效果自然不佳。有的学校对艺术教育也还是重视的,但却未能正视艺术教育的真正作用,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多数学生要学习的,只需为少数学生服务。这样的观点十分不正确,因为所有学生都需要开展审美式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学不能只为少数学生服务。

(三)教师质量、数量不足

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质量不足,年龄大且学历低,师资力量薄弱,造成了音乐教育质量的不足。很多优秀的教师并不愿意到西部贫困地区教学,来这里教书的有时只是“无奈的选择”,而等到机会成熟时,很多教师会选择“跳槽”。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无法教育出合格的音乐人才。

二、破解西部农村音乐教育困境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构建全方位的育人观

一直以来,世界上的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我国早已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可见社会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事实证明,学习音乐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丰富的情感、人格构建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农村的音乐教学加以重视,实际上是对农村学生智力的提升与开发,这对促进农村学生审美活动、素质教育的推进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构建起长远的教育眼光、全面科学发展的育人观,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得到德育、智力、体育、美育全面发展[2]。

(二)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需要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来明确,选择好教学的课程,优化并调整课程的结构,对各类课程的教学比例要调配好,可以适当增加主修及选修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需要优化基础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选择1~2种乐器作为学生的主修乐器,如口琴等。

(三)提升教师能力,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学校可适当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让本校的音乐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教师能把更多先进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带回课堂,服务于更多学生。每个学校可以请一些专业的音乐教师到学校教学,让学生感受创新教学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实惠[3]。

同时,学校应该大力开发农村资源,以此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虽然当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设备不足,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有丰富特色的课程资源。以广西北部山区为例,这里是壮家的故乡,有非常优美的山歌资源,如请茶歌、劳动歌等。这些资源都可以用于欣赏、节奏训练等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既能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地区地理环境及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立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农村学校虽然资金不雄厚,难以配备现代化教育设备,但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优秀,有大量的竹、木、石等自然资源,只要稍稍加改善,即可加工成精美的、独具特色的乐器。例如,硬木可制作木鱼、石头可当成小鼓、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可用小石头制成打击乐器,用酒瓶制作成风铃等,或让学生自己组建成特色的乐队,大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面立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发展,文化繁荣的背后是全社会审美需求的提升。因此,农村的音乐教学也要尽快改变现在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体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困境音乐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困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音乐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