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声乐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的研究

2018-01-24永济市文化馆

艺术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咽腔唱法气息

□申 晶 永济市文化馆

一、发声的原理

声带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来,主要是由气息冲击声带产生震动所致,也就是说,声音的大小、高低与气息有直接关系,较好地运用气息,可以使我们的声音有穿透力、洪亮而优美动听,否则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纵然用很大的力量,也不能使声音加大,只能造成声带疲劳甚至声带劳损。

二、歌唱中的唱法分类

美声唱法于17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成形于欧洲,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完善、最美统、最科学的一种唱法。

民族唱法也称民间唱法,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形于民间的唱法。我国民间唱法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点,大致发音位置靠前,声音亲切自然、清晰、纯净,另外多用真声唱法,声音真挚质朴、优美、高亢。

通俗唱法也称流行或自然唱法,是一种大众化的歌唱形式。由于在唱法上没有严格的要求,自由度较大,所以演唱者最多。

三、发声训练的要求

(1)每一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在整个声乐功能中,唱歌呼吸是重要的一环,是整个唱歌的基础。我们要明确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唱好歌的关键,要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唱歌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唱歌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之一,很多唱歌者都有声音上的毛病,多是歌唱时喉头打不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的声音效果的关键。

(3)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他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唱歌者通过声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音,使高中低三个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5)在唱歌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曲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四、发声特殊技巧的训练

颤音是利用氧气与喉结的配合,使声音发生波动感、起伏感,是抒情歌曲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在发声时,如果气先于声出,气多声小,就会发出气声,它使歌声更柔媚,更动人心魄。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第一段、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第一段都是典型的气声唱法。

哭腔是目前通俗新曲演唱中较为流行的技巧之一,是在喉间和用猛然加大气息而产生的爆发力,发出一种类似痛苦的声音。

挑音是一位优秀的新手必须掌握的,但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小技巧。它是在字的尾音下滑再忽然往上一挑而发出的。周华健在唱歌时挑音用得很讲究,也很到位。

噎音是一种在喉间发生的类似哽咽的声音,我国港台地区歌手唱噎音最具代表性的是王杰。王杰之所以给人一种悲凉沧桑之感,就是因为他的歌声中“噎音”“哭腔”特别多。

五、唱歌训练时姿势的重要性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但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眉略向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处于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应当睁大一些,不要眯起眼睛,虚着唱歌。(5)嘴巴是唱歌的喇叭,应当张开、放松,切忌紧咬牙关。(6)歌唱时下颚一定要收回,正确的感觉应当是仿佛是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条线,这样才能使气息畅通无阻。

六、不同发声器官的发声练习

(一)喉管振动发声练习

练习喉发声的过程是逐步扩展咽腔,打开喉咙的过程,在练习时不要使用蛮力,要让声音一点一点地下降,一直降到整个喉官都轻松振动。美声唱法认为,应当把发声位置降到胸部第二个纽扣处,这样做的目的是转移新唱者的注意力,从而使喉咽部肌肉放松,达到更有效的振动的目的。

(二)咽腔振动发声练习

在唱高音时,虽然咽腔肌肉已经处于收缩状态,但歌唱时仍然要有意识地尽量放松口腔内的所有部分,同时也包括放松咽腔肌肉黏膜,这一点在训练时要引起注意,不要因为换声就把咽喉死死地卡住,咽腔黏膜放松会产生丰富的金玉音和银铃音(亮响音)、但要注意逐渐放松,让口腔黏膜逐渐产生和增强振动的承受能力,不可一下放得很松,避免使口腔黏膜过度松弛而导致声音嘶哑。

(三)腭、齿振动发声训练

腭齿部分除软腭外,其余部分都由骨骼组织构成,故而振动结实有力,在歌唱中尽可能保持上下腭的放松状态即可,但咬字时要使用能够把字咬清楚的力,不能太放松而一点也不用力,也就是说,要把字唱清楚的前提下放松。

(四)鼻腔黏膜振动发声练习

在练习时要防止出现鼻音。平常所说的鼻音是类似于鼻子不通气的“囔囔”音。出现鼻音的原因是鼻腔气息不畅通,解决的方法是让鼻腔内的气息畅通。

猜你喜欢

咽腔唱法气息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与声音的高位置
自然的气息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浅析声乐演唱技巧中喉咽部的放松方法
“春的气息”
声乐诊疗室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