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扶贫中的文化馆站建设

2018-01-24许晓红丽江市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扶智文化馆贫困地区

■许晓红(丽江市文化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加大对文化扶贫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于2017年6月制定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任务,鼓励文化部门、文化单位与贫困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形成工作合力。文化部将定期开展督查调研,统筹推进落实,进一步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可以说“文化扶贫”扶的是观念和素质。穷乡僻壤或者一个家庭一个人的贫困,看到的好像都是经济问题,深入追问,其制约因素往往是文化根源。客观地说,边远农村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馆站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文化扶贫达到“扶志”“扶智”的层次绝非易事。可以这样说,文化不脱贫,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脱贫。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职能作用,对于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治贫”必先“治愚”,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文化馆站是开展公益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激发贫困地区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面对扶贫攻坚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文化馆站建设与文化扶贫需求还不相适应。

客观地说,文化馆站人才队伍建设,在质量、数量和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观念、人才机制、队伍结构、人才成长环境等多个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馆站队伍配置结构不合理。市、县文化馆站大部分编制核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由于服务群体的不断增加,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人员队伍数量与结构已无法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2、文化建设意识不足。一些基层地方党委政府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文化自觉,一些文化艺术人才政策在基层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对人才工作在农村文化艺术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定位还不够明确。

3、文化艺术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长期服务乡村、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文化艺术队伍。

4、缺乏资格准入制度,许多文化馆站缺乏进人机制,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没法招收,文化馆站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的计划性不够,引进数量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而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文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5、文化馆站文化艺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从管理体制看,当前乡镇(街道)文化站在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其主要问题有:一是专职专干难,很多文化站干部都有兼职,有的甚至身兼多职,根本无暇从事文化艺术工作。

6、文化馆站数字化建设滞后,传统文化馆站在服务设施、方式和手段上无法满足边远农村的文化需求,依靠数字化建设,在文化扶贫中将“文化种子”植入人心,扶贫“扶志”、“扶智”,改变人的面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是高效率扶贫之路。因此,文化馆站数字化建设刻不容缓。

怎样搞好文化扶贫中的文化馆站建设:

1、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文化馆站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制定保障措施,以现有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为基础,适当增加编制,扩大文化馆站的人才总量,打造素质过硬的文化馆站人才队伍。文化馆站作为公益型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扶贫的重任,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质量,因此做好文化馆的建设,发挥文化馆的作用,打好文化扶贫攻坚战的关键。

2、抓好文化馆站基础建设,是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体现,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扶贫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化馆站的硬件设施大多因陋就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发挥文化馆站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搞好文化扶贫,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基础施建设,才能给文化扶贫以强有力的支撑。

3、组建文化扶贫艺术团队,深入农村、深入贫困乡村,以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演出形式,满足边远乡村对于文化的渴求,从而改善文化环境,落实文化惠民措施,提升群众文化幸福感,增强村民脱贫致富信心,营造共创新农村的社会氛围,促进新农村建设。

4、创作出雅俗共赏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以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凝聚扶贫攻坚合力,将“文化扶贫”落到实处。使文化扶贫达到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的目的,成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劲助力。

5、打好文化扶贫攻坚战,文化站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文化站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要了解乡村特点,了解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农家书屋等资源,与上级文化馆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坚持扶贫工作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多措并举解决好贫困群众思想、志气的动力问题,推进文化扶贫,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以精神文明促进扶贫攻坚。

6、通过文化馆站数字化建设,整合和利用社会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扶贫”在精神层面上的推动作用,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能力。

7、强化文化馆站的职能作用,深入穷乡僻壤,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学习、宣传、实践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文化馆站软硬件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其职能作用仍发挥不足,面对文化扶贫的历史任务,还显得势单力薄,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目标,加大对文化馆站软硬件建设关注和投入的力度,使文化扶贫的惠民举措,党和政府的努力与关怀,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努力谋事干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砥砺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猜你喜欢

扶智文化馆贫困地区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大爱有光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扶贫·扶志·扶智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