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建材海外仓:风控第一

2018-01-24袁跃

首席财务官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建材订单汇率

文/本刊记者 袁跃

“我们考量的不是海外账上的表面利润,而是真正到手的真金白银。”

说起国际商品贸易与国际生产管理输出,曾经服务于中建材国际贸易公司、现任职于中国建材智慧工业公司(简称中建材智慧公司)的财务总监夏倩可以说驾轻就熟,即使是现在面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政治、金融风险都比较高的经济体,也是应付自如。事实上,这种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并不罕见。以前市场经济和通信设施并不发达时,贸易诈骗更是时有发生。比如,原本飘洋过海进口的是几船价值连城的稀缺金属,结果打开封条一看却是一船又一船的石头。此外还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地区冲突和战争,原有的商业秩序迅速崩溃,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都面临着血本无归的风险。

从CFO的视角来看,夏倩审视业务的第一出发点是,我们怎么控制来自海外的财务风险?

盯紧应收压坏账

作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向来也是坏账高发地带。为了最大限度制约海外业务的坏账空间,夏倩把焦点放在业务一线的绩效管理上面。数年间,严格运行下来,每年真实的坏账损失控制在200万元以下,这对一个百亿平台的贸易公司而言,绝对称得上是惊艳的风控水平。

夏倩很清楚控制坏债的首要源头,还是在业务第一线,“首先我们严格执行这种现金利润的考核,假设一个订单,订单上全部钱收回来了,该付的钱都付了,所有的风险报酬都转移了,通俗说订单完结了,这时候才允许算你的绩效,统计你的绩效奖。只要你这个订单上还有挂账金额,即使订单价值5000万元,而仅仅挂账100万元,这个定单依然没有资格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

更为严格的是,中建材国贸公司将绩效管理的考核单位锁定在业务员而非订单上面。夏倩举例说明,假设业务员小张有十个订单,其中九个都完成了结账,但是还有一个尾款应收款挂账1200万元,假设九个订单产生的财务净利润1800万元,但是这第十个订单挂账1200万元还超过6个月才能收回,则会被从这1800万元里减掉1200万元,用600万元为基数计算奖金。即:业务员的业绩利润里面,只要有超过六个月的应收款(不管是不是还在信用期内),都会从绩效利润里扣除同等金额的应收款后,作为业务员的绩效统计基数。

在这样的清算激励措施出台后,中建材国贸公司一线业务员意识到,应收账款与个人绩效呈高度正相关,催款与坏账管理的源头就此转移到了业务一线。夏倩对此倍感轻松:“运用现金考核,根本不用催,业务比财务还积极,不只是惦记,还会全心全意催款,财务的重负被解绑,只要轻松做好监督。”

汇率管理控损失

中建材进出口板块的出口导向型公司,其外币种类特别多,除了最常见的美元以外,英镑、日元、港币、加元也非常多。随着业务的拓宽,夏倩敏锐地意识到,因为各国汇率波动非常大,汇兑损失将成为蚕食利润的一大元凶,管理不善的话一年吞噬几亿元都会是一个浪花。

提到汇率管理,就不能不提到夏倩上级单位财务决策人在这方面做出的表率。作为中建材进出口板块的财务统帅——中建材进出口公司常务副总、总会计师赵延敏,通过组建资金管理中心,时刻关注汇率和利率的走向和变化,并且和各家银行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很好地控制了汇率风险。在具体操作上,主要采取两种措施来平抑汇兑损失:第一,在监管的时间窗口内,通过贸易项下的提前购汇,来偿还部分外币借款,通过降低外汇敞口的方式来减少汇兑损失;第二,通过远期的外汇交易,购买外汇避险工具,来锁定汇兑风险。比如美元贷款和人民币贷款的相互置换,根据汇率的走向合理将人民币贷款置换成美金贷款,或者将美金贷款置换成人民币贷款。除此之外,还有货币掉期业务的积极运用。通过多种措施并举的外汇管理,在2016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下行走势之下,仅去年一年就给公司减少了将近6亿元的汇率损失。

投资预测较真章

通常,在企业中对于新的投资项目,财务部门都会要求做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年度预算。其中,夏倩对于预算优先的要求极为坚决,而这个预算必须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运营开支,筹办期的开支,原则上要在预算额度之内进行花费,除非有不可控事项,一事一议另外追加预算。通过这个预算原则,对投前、投中、投后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有效防范了诸多投资风险和投资亏损。

汪洋副总理亲自批示的这个生产运营模式——“跨境电商+海外通过多种措施并举的外汇管理,在2016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下行走势之下,仅去年一年就给公司减少了将近6亿元的汇率损失。仓”,迄今为止中建材国际贸易公司已经在25个国家建立了26个。根据下一步的规划,中建材国际贸易公司希望能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在全球建立50到100个海外仓。对于新立项的投资项目,夏倩率领财务部门主动参与其中,并重点审核业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中的商业逻辑可行性。

相对于主导投资的业务部门往往给出较为乐观的市场预测,2017年5月18日,在2017(春季)中国最佳管理会计实践案例研讨会暨优财“5.0产品”新闻发布会上,夏倩直指要害,“我们要求投资部门要有科学举证,这个业绩增长有什么样的证据,是怎么样推算出来的。因为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在当地哪个市场销售的话最好取得海关的数据,比如说某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市场上,连续多少年的进口和出口额,经过大数据的海量分析得出来,到底当地有多少这种产品的市场容量。然后再根据我们自身的分析,在未来几年投入多少财力,投入多少人力来进行资源配置,在这个基础上科学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海外仓到底会有多少业绩增长。相对来说,这个做法还是比较科学和靠谱。”

>> 夏倩: 海外仓作为电商海外平台,优化存货预测模型,既决定着运营效率,也制约着资本效率。

辅助决策接地气

海外仓实际上是电商平台在海外的存储基地,如何建立存货预测模型,既决定着运营效率,也制约着资本效率。夏倩对此的观点是,“不管业务部门对当地市场有多少精通,都离不开财务的决策和参谋作用。”夏倩带领财务团队帮助运营一线梳理存货周转的关键因素,并据此设立预测模型和考量因素,对存货量进行合理修正,这样使存货水平达到最佳的运营效率值。而更为实际的是,财务部也会在建立科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否决部分有较大亏损可能的海外仓,或者是投资收益远远达不到预期的项目,及时制止投资亏损的产生和扩大化。

为了有效降低海外仓的风险,夏倩和财务团队会同投资团队坚持执行“投资四原则”:第一,业务先行。在海外开拓市场,必须在海外有业务、有客户、有资源、有人脉,了解基本情况;第二,轻资产策略,不能一上项目就铺摊子上规模,买地购置生产场所,暂时不允许这样,轻资产,先租赁,等业绩已经足够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才允许扩大规模;第三,及时止损,任何一个海外市场,一般来说给它规定有两到三年的亏损期,当然各个市场,会根据各个市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止损点,除非有特殊报告进行重新申请和报批,这样也是及时止损,防止投资亏损蔓延;第四,海外市场的税务考量。以往我们那些投资团队在预测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税务,但是实际上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税负非常重。如果忽略税务问题,就有可能把本来亏损的项目做成盈利的,会引起投资决策的失误。

在财务团队进入以后,夏倩要求投资和业务部门综合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特别是核心关键因素,因为他们考量的不是账上的表面利润,而是真正到手的真金白银,包括外汇管制,是不是允许利润汇回?是不是允许外汇资金跨境流转?这些因素都会从财务角度进行提醒和把关。夏倩提醒道:“必须要全盘考虑,这样编制出来的盈利预测报告,是不是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不是更接地气?”

猜你喜欢

建材订单汇率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建材反展方向>>理事单位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