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脑科学,促进脑健康

2018-01-23黄慧

家庭用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学会义诊痴呆症

黄慧

金秋九月,公益十年。9月21日,“2018脑健康公益宣教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家庭用药》杂志和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协办,旨在唤醒和引导老百姓重视脑健康管理,让幸福健康的退休生活长长久久。

本次活动的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振国教授主持,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管阳太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潘俊副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从出生到成长,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走向衰退,大脑也不能幸免。然而,在大家所忽视的异常脑功能退化中,痴呆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关注脑健康,及早防治痴呆症,是个人、家庭、医务人员及政府的“总动员活动”。

公益践行者——优秀脑健康使者

“脑健康公益宣教活动”自2009年启程至今,已连续举办10年。十年里,各大医院的医生参与活动,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之一:普及宣传健康科普知识。他们不仅作为授课人介绍疾病防治知识,还作为义诊专家,免费参加咨询活动。因此,在这第10年,上海市医学会评出12位“优秀脑健康使者”,并颁予证书以示鼓励,感谢他们给大众普及宣传脑健康知识,并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医者参与到该项活动中。12位“优秀脑健康使者”分别是:汪昕、管阳太、董强、刘学源、刘振国、赵玉武、蔡定芳、吴丹红、汤荟冬、程洁、张利军、孙燕。“优秀脑健康使者”代表董强教授表示,感谢上海市医学会给予的肯定和鼓励,作为医者,大众的脑健康是首要关心的问题,将“关口”前移,在治疗之前学会预防,将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大众的脑健康整体水平,也能一定程度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的快速发展,从而使个人、家庭及社会受益。

“知识加油站”——科普讲座

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是“记忆3秒钟”(全世界每3秒,痴呆症增1例),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18年全世界约5 000万痴呆患者,2030年将达8 200万,2050年患者数将达到惊人的1亿5 200万!如此庞大的数据,意味着疾病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阿尔茨海默病初期,患者仅有相关的认知功能的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至生活能力的丧失,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变。其治疗,目前只能是延缓病情发展,但这也将大大改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负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在这次讲座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丁晶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韩燕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徐群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解。在场听众不時认真做笔记,拍照保存相关知识。

“健康诊断站”——义诊咨询

在会场的大厅里,设有义诊咨询台。沪上记忆门诊专家热情接待了到场听众们的健康咨询,并为他们提供认知功能检测指导。听众们“有备而来”,自觉排队,等候着专家的解惑释疑。通过认知功能检测,了解自己的认知状况。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听众们免去了去医院就诊的辛苦,经过专家现场答疑,听众们如有必要可再去相关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的诊疗。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健康相伴,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家庭用药》杂志及复旦复华药业共同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关注认知功能障碍,正确认识和对待痴呆疾病,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祥和的晚年。

猜你喜欢

医学会义诊痴呆症
冷漠可能是痴呆症的信号
痴呆老人为自己打保卫战
爱心义诊
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战胜痴呆症
新形势下加强医学会经济管理的思考
医学会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供给侧改革思路对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启示
韶州医院开展“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义诊
医疗损害鉴定一元化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