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出血、血肿的应用效果

2018-01-23闫芳石小棉闻钰

中外医疗 2017年29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预见性护理血肿

闫芳+石小棉+闻钰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出血、血肿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该院经桡动脉接受PCI术治疗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其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研究组出血、血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9.80%)低于对照组(27.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0,P<0.05);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早期予以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出血、血肿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并发出血、血肿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b)-01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bleeding and hematoma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102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went transradial PCI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in this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bleeding and hematom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8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7.46%.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140,P<0.05);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of early senil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indexe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mprove surgical safe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and hematoma,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 therapy; Concurrent bleeding and hematoma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老年人当中尤为多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脏疾病[1]。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2]。但由于老年人的特殊体质及依从性差,术中穿刺不当,肝素化治疗,术后抗凝药物应用,均易导致术后穿刺点出血、血肿,对治疗和康复造成不良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对经介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出血、血肿的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性[3]。该文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经桡动脉行PCI术治疗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经桡动脉接受PCI术治疗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高符合(WT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确诊病情;②患者的年龄≥60岁;③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1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5.38±4.64)岁。研究组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5.69±4.58)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为其安排舒适、整洁、安静的病房,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遵医嘱用药等护理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扎手术切口,护送患者回病房;继续实施介入术后各项护理措施。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除采取上述一般性护理措施以外加强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后评估:术后回病房严格交接班,了解术中情况,术中抗凝药物的用量,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包扎部位情况,肢体活动度,颜色、皮温等进行整体评估,预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血肿的发生风险,有针对性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②预见性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患病后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均需心血管疾病专科健康宣教和心脏复苏指导[4]。术前针对患者的病情需要,告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树立其战胜疾病信心,确保手术顺利成功。但由于冠心病具有反复发病的特点,术后患者仍会有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不良心理状况会增加术后出血、血肿的发生风险。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的差异,开展预见性的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轻松的病室环境,落实各项护理安全措施。叮嘱患者低盐低脂,少量多餐,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戒烟酒,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加强术后巡视,倾听患者主诉,为其提供有效帮助,使患者深有家的安全感,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③穿刺点护理: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告知患者卧床时间,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抬高患肢30~45°,2 h松解压迫一次,一般12 h解除压迫,手腕制动16 h。严密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渗血、出血、肿胀、肢端皮肤颜色,温度等。若有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④术后并发出血预见性护理:术后2 h内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敷料有否渗血、出血,尤其注意血压变化,每15~30 min监测1次,定时监测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当患者有较高比率出现出血症状时,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在出血前进行管理,从而减少出血的情况[5]。对有存在可能发生出血风险的患者予以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⑤血肿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反复穿刺,防止损伤血管,术后穿刺点准确充分压迫,叮嘱患者注意手腕部制动时间,如血肿轻微,无需特殊处理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较重的用弹力绷带或袖带加压包扎,1~2 h定时放气减压。密切观察患者前臂的周径并与对侧对比,及时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感,皮肤温度,手指末端的血液供应和功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术后效果指标、术后并发出血、血肿发生率及出血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术后效果指标、出血时间等采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术后并发出血、血肿发生率采用[n(%)]形式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使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在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疼痛、灼烧感时间,完全松解压迫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對照两组患者术后并发出血、血肿发生率及出血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血肿发生率及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表4。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动脉痉挛都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作用的发挥,导致血液供应终断,使心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6]。老年人又是冠心病的多发人群,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以迅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7],实现冠脉血运重建,恢复正常血液运行,保证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发挥。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依从性差,多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术中肝素化,术后抗凝药物应用,并发出血、血肿的风险明显上升,同时环境不佳,患者心理状况不良,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压迫位置不准确,充气压力不够,活动不科学,均增加手术切口发生出血、血肿的风险。而并发出血、血肿是冠心病介入术的主要并发症,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预后不佳。而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科学管理手术切口,能够有效地减少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出血、血肿不良情况的发生。

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的出血、血肿情况发生在介入术后的2 h内,该研究对研究组行桡动脉穿刺PCI术患者术后采取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穿刺处局部压迫止血,手腕制动等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凝血时间,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穿刺部位情况,肢体血运,并从环境、心理、饮食、患者主诉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以便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从而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出血、血肿的几率[8]。虽然采用了预见性护理,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这就表明了术后伤口出血、血肿的情况并不能够完全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预防,还需要通过其它的手段予以辅助,从而实现趋近零并发症的情况。

孙景真[9]分析预见性护理对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入选对象共计3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组在血肿、出血方面的发生率(8.10%)均低于常规护理组(14.50%),和该文研究结果相接近,充分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成功预防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行PCI术老年冠心病患者早期予以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介入治疗各项手术指标,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出血、血肿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出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彦.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6):558-558.

[2] 刘芳.常芸.吴筱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6):1223-1226.

[3] 王英.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94-95.

[4] 葛美红.卢红建.肖玉华.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出院患者健康恢复中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1):1510-1513.

[5] 张小群.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236-2238.

[6] 李静,赵晓惠.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92-394.

[7] 楼娟.胡小红.黄鸣.等.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2):881-885.

[8] 姬燕,周恩会,占玲.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中的应用策略[J].吉林医学,2016, 37(4):1018-1019.

[9] 孙景真.预见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487-1489.

(收稿日期:2017-07-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预见性护理血肿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